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界出现了多种不同看法。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上,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经济体制改革越深入,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暴露得就越充分。不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下去。(二)杨百揆在1987年第2期《广州研究》上撰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既有与经济体制改革交叉的、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因此,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仅仅看成是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三)王沪宁在1986年8月27日《解放日报》撰文《提高效率与政治体制改革》认为,两种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互为前提,从实践上看,经济体制改革曾经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现在政治体制改革又成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也有三种意见:(一)张海赴在1986年8月19日《解放军报》上撰文《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配套进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曲折,往往与政治体制中的某些弊端有关,为了给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必须不失时机地进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不是很迫切的任务,不能说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无法进行。相反,为了集中精力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滞后一步,但现在要对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三)第三种意见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政治体制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改革要求,但改革要求的迫切程度,对各个环节是不相同的。有的意见认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遵循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他律性”要求,改革传统政治体制中那些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建立与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体制,在此基础上,再实现政权体制改革,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自律性”要求。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王沪宁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两重含义,一为政府体制改革,即行政改革,二为政权体制改革,即政治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内涵的二重性决定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二重性,一为政治体制的高效化,即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政府机构的效率和能量,二为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即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吴仲沛等则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核心问题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如何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力主体,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应该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根本目标。迟福林则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概括为,建立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民主政治。

为您推荐

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 为建立、巩固一定社会制度、政治理想而提出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共产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体系,都属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包括对现状..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肖琪坤着。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版。36.1万字。全面、详尽地介绍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魏书生教育改革的经验、深邃的教育思想及崇高的人品。共11章:第一章教育行家眼里的魏书生,通过..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 在新形势下,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就要在宣传形式上求新、求深、求实,而且做到多样化,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许多地方的做法是: 1.举行报告会。由县、乡干..

微观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观

政治观 : 对社会制度、政治派别、政治局势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理论观念。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政治观。在我国,它的一般标准是指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工作,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和..

做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宣传

做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宣传 : 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对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受到党、政府和广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代文化典籍、古代文物、民间艺术等,丰富多彩,是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宣传,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使之发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