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魔舞》②

《十六天魔舞》:又称《天魔舞》。初来自民间,后成为元代宫廷颂佛用的乐舞。舞者有16人,扮成菩萨形象,按河西礼佛的曲子隆重起舞。舞蹈新颖精彩,舞者头上梳着许多发辫,戴上象牙佛冠,身披璎珞(用珠子串成的丝绦),身穿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系着绶带,脚踏云靴,每人手里拿着一种道具,或拿“加巴剌般”之器(法器),或拿铜铃,或拿昙花;空着的一只手,背翻莲掌,手姿变化无穷。舞时双臂左右开合,上下翻舞,看去很像“千佛手”,模仿神佛的各种姿态,体势袅娜,舞姿动人。腿部高高提起,将脚勾在另外一条腿上,腰部的扭动幅度较大,别具一格,所谓“轻歌妙舞世间无”,是别的舞蹈中少见的。伴奏用佛曲,乐器有龙笛、、筝、琵琶、响枝等(见《元史·顺帝本纪》)。内容主要宣扬佛的法力无边,16天魔最后为佛降服。《十六天魔》具有浓郁的佛教神秘气氛,是一种“诱惑舞”,天魔以美丽的菩萨形象出现以迷惑世人。

为您推荐

《踏歌》②

《踏歌》:我国古代的自娱性民间歌舞。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唐代尤为兴盛。《踏歌》歌舞的特点是:同一曲调,即兴填词,反复传唱,人们手连着手,随着歌唱的节奏连袂踏步,围圈歌舞。《踏歌》主要流传于民间,人们常于节日集会时..

《秧歌》②

《秧歌》: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农业劳动,人们在田间插秧、耕耘,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后来成为一种唱腔和舞姿。不同地区,风格各异。如,陕北秧歌,动作步伐稳健,两臂甩动较大,挺胸昂头,给人以健壮朴实..

《白纻舞》②

《白纻舞》:《清商乐》中较著名的舞蹈,因舞衣用白色的苎麻细布制成而得名。由民间传入宫廷,从晋直到隋唐前后五六百年间,一直盛行不衰。历代诗人写了不少生动描绘《白纻舞》的诗篇,如“质如轻云色如银”(晋《白纻舞歌..

《黑熊搏斗舞》②

《腰鼓舞》②

《腰鼓舞》:亦称“打腰鼓”。原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多在年节喜庆时演出,有时也插入秧歌队伍中,随着秧歌队边敲边舞。解放后几乎遍及全国。腰鼓呈长筒粗腰形,用宽布带穿于鼓环中,斜挂在表演者的左侧腰间,双手..

《秦王破阵乐》②

《秦王破阵乐》:又名“七德舞”。是唐代变化较多、影响较大的一种宫廷舞蹈。李世民(其父李渊灭隋称帝后封他为秦王)征伐四方,破灭刘武周时,军中流传、歌颂他统一国家的武功的乐曲《秦王破阵乐》。627年即位后,曾命音乐..

《口弦》②

《口弦》:又称“口口”。是一种以吹奏口弦并伴以即兴表情动作的回族民间娱乐形式。“口弦”主要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海原、固原一带的回族妇女中间。她们想抒发自己的感情时,经常用弹口弦的方式,有时相互对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