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鼓舞》②

《长鼓舞》:朝鲜族传统舞蹈之一。李仁顺编导。是在朝鲜族自娱性舞蹈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提高、创作的一个结构完整、舞姿优美的女子独舞。朝鲜族舞蹈家崔美善主演。《长鼓舞》将朝鲜族人民的乐观、开朗的性格作了较为细腻而有层次的描绘。舞蹈开始,是柔美深情的“克格里”慢板,舞者身系长鼓,无论是手姿,肩臂都在优美流畅的曲线造型中蕴含着健美的动势,随着舞步、鼓点节拍,身体缓缓下降、升高,表演者的一招一式、一屈一伸,将舞蹈的律动与内在动力,和谐地达到了平衡,出现了自然优雅的舞姿,鲜明地体现了朝鲜族舞蹈的特点。表演者于舞蹈律动中流泄出来的真挚感情,迁移到整个身心,越舞节奏越快,加上欢悦的鼓声,手臂的飞动,越发激起快速的旋转。舞蹈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完美地渲染了朝鲜民族特有的性格和他们舞蹈所独具的内在气质。表演者的感情处理,细致动人,注重瞬间的造型美,动作线条畅达,富有雕塑感,犹如在歌唱、在咏诗,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艺术美享受。

为您推荐

玛丽·魏格曼②

玛丽·魏格曼:德国现代舞蹈家,欧洲表现主义现代舞创始人之一。生于汉诺威。她在舞蹈艺术方面能表演,善编导,还能教授。魏格曼1914年开始创作并举行个人独舞晚会,1919年在汉堡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从此开始独立工作。192..

《十六天魔舞》②

《十六天魔舞》:又称《天魔舞》。初来自民间,后成为元代宫廷颂佛用的乐舞。舞者有16人,扮成菩萨形象,按河西礼佛的曲子隆重起舞。舞蹈新颖精彩,舞者头上梳着许多发辫,戴上象牙佛冠,身披璎珞(用珠子串成的丝绦),身穿大..

《踏歌》②

《踏歌》:我国古代的自娱性民间歌舞。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唐代尤为兴盛。《踏歌》歌舞的特点是:同一曲调,即兴填词,反复传唱,人们手连着手,随着歌唱的节奏连袂踏步,围圈歌舞。《踏歌》主要流传于民间,人们常于节日集会时..

《秧歌》②

《白纻舞》②

《白纻舞》:《清商乐》中较著名的舞蹈,因舞衣用白色的苎麻细布制成而得名。由民间传入宫廷,从晋直到隋唐前后五六百年间,一直盛行不衰。历代诗人写了不少生动描绘《白纻舞》的诗篇,如“质如轻云色如银”(晋《白纻舞歌..

《黑熊搏斗舞》②

《黑熊搏斗舞》:鄂伦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双腿半蹲,双脚跺地,前后扭动双肩,以模拟黑熊搏斗、赞颂鄂伦春人民勇敢、好胜的民族性格。参加人数不限,三人为一组,站成“品”字形,其中的两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

《腰鼓舞》②

《腰鼓舞》:亦称“打腰鼓”。原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多在年节喜庆时演出,有时也插入秧歌队伍中,随着秧歌队边敲边舞。解放后几乎遍及全国。腰鼓呈长筒粗腰形,用宽布带穿于鼓环中,斜挂在表演者的左侧腰间,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