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八年的历史剧

抗战八年的历史剧:

郭沫若于1946年4月3日在重庆抗建堂所作的讲演,记录稿发表于同年5月22日重庆《新华日报》。

讲演中谈论了历史剧的概念,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概况,抗战后期历史剧激增及其原因,对历史剧的认识,历史剧的语言,历史剧的价值。讲演中列举了“抗战前夜直到现在”的史剧,又援引了陈白尘关于抗战前期、后期(各四年)的统计:在话剧创作中历史剧创作从16%(前期)激增至34%(后期)。他认为,从写作动机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激增的原因有“一、追求历史剧底真实。”“二、更普遍的,是借古代史实做题材,影射现代。”“三、同情古人”。“四、迎合一般人的兴趣。”“五、帮闲和御用。其特点是保存历史中间旧的封建意识,并且加重它,有时更进(一)步的歪曲一下。”本文总结了抗战八年的历史剧,指出写历史剧决非逃避现实,“站在人民的立场,处理历史底题材,寻求人类发展的真实,依然是现实的。”因而“历史剧的价值不在于题材而在于主题”,“首先动机要纯正,他的作品必须是时代的指针,才是现实主义的作风。”这篇讲演,是我国话剧史上出现第一个历史剧创作高潮时期的最初理论总结,对当时的历史剧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所涉及的学术性理论问题,曾在戏剧评论界引起长时期的讨论。

为您推荐

戏剧究竟是什么

戏剧究竟是什么:熊佛西着。收入《佛西论剧》(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9月出版)。本文旨在阐明戏剧的特征。文章说“现在中国人对于戏剧不外两种见解:一种是把它当着开心取乐的玩艺儿”,另一种“是把戏剧当着文学”。文章着重..

新剧运动

新剧运动:1907年春,我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息霜等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排演了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获得成功。辛亥革命后,春柳社部分社员..

戏剧运动的今日与明天

戏剧运动的今日与明天:夏衍着。收入《边鼓集》(重庆美学出版社1944年10月初版)。文章在回顾中国现代戏剧所走过的道路时认为:“‘即于现实,即于人民’,这是我们的传统”。清末的文明戏演员曾为宣传共和而牺牲生命,“从爱美..

我们的自己批判——“我们的艺术运动之理论与

《终身大事》的创作和演出

《终身大事》的创作和演出:《终身大事》是“五四”时期兴起的社会问题剧中影响较大的独幕剧。胡适作剧。原是应留美同学之请用英文写的,归国后译成汉语,于1919年在《新青年》第4卷第6期上发表。《终身大事》的创作受到易..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周扬着。初载1944年3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副题作“看了春节秧歌以后”,是关于延安秧歌剧运动的理论总结。论文首先说明,1944年春节的秧歌剧运动中,“出动的秧歌队有二十七队之多”,绝大部分是业余..

分散圈

分散圈:被摄物体上的光点,透过镜头在感光片面上聚成焦点;但这个会聚的小光点不是一个真正极细的点,而是一个极小的圈,这个圈叫分散圈。它的粗细(直径),就是镜头会聚成影纹的粗细。校正精良、像差极少的正光镜头,分散圈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