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大众化的讨论

关于戏剧大众化的讨论:

早在1929年冬,上海艺术剧社就提出戏剧运动的方向问题。

他们主张以戏剧为武器,参加社会变革,戏剧要深入到广大群众之中。1930年“左联”成立前后,《大众文艺》编辑部先后召开了两次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座谈会。

同年夏天,南国社召开《卡门》座谈会,进一步研究了戏剧为谁服务等问题。“剧联”成立后,在《最近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剧联”的主要任务是在白色区域开展工人、学生、市民和农民的演剧运动。

1931年至1932年,在上海和北平曾开展了关于戏剧大众化的讨论。在北平,北平剧联机关刊物《戏剧新闻》,曾发表大量讨论文章。

北平新球剧社主编的《戏剧旬刊》,出了十多期“街头剧讨论专号”。在讨论中,大家认为要做到戏剧大众化,剧本应该反映现实斗争,反映工农群众的悲惨生活及其斗争。

剧本应该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运用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戏剧工作者努力接近工农群众,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所变化。

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方向,推动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开展,并且因此产生了一批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戏剧作品。如在北平创作的街头剧《一个烧饼》、《他妈的》、《热火》、《地动》以及《放下你的鞭子》等,在街头广场或农村演出后,反映强烈。

上海剧坛也产生了象《乱钟》、《战友》、《梅雨》、《S、O、S》、《血衣》、《回声》、《工场夜景》、《敌同志》等一批剧本,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斗争和反文化“围剿”的斗争,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

为您推荐

西南剧展

西南剧展:1944年初,为庆祝戏剧节和广西艺术馆新厦落成,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发起,在桂林举行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江西、湖北8省的33个戏剧团体、近千名戏剧..

历史剧《屈原》的演出

历史剧《屈原》的演出: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了《屈原》的创作。剧本借屈原形象的再现,抨击了妥协投降、独裁卖国的反动政府,歌颂了不畏强暴、坚毅抗敌的爱国者。剧本在《中央日报》副刊连载,巧妙地突破了国民党的文禁统治..

大夏剧社

大夏剧社:约1928年组成于上海大夏大学。负责人姜敬舆。主要成员有汪曼生、张道同等,其他成员多为该校安徽籍同学。剧社于1930年在摩登社开展“学校戏剧运动”的口号影响下上演了林语堂编着的短剧《子见南子》,引起国民党..

抗议查封上海艺术剧社

《白毛女》和新歌剧运动

《白毛女》和新歌剧运动:1945年西北战地服务团等从晋察冀前方回到延安,带回了民间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师生以此为题材,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创作了六幕新歌剧《白毛女》。同年5月,《白毛女》向党的..

历史剧创作问题的讨论

历史剧创作问题的讨论:1942年7月14日,田汉在桂林主持召开了历史剧问题座谈会。对历史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历史剧的范畴,历史剧题材的选择,历史剧的语言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次座谈会引起大后方戏剧界的..

“剧联”制订的《最近行动纲领》

“剧联”制订的《最近行动纲领》:1931年9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制订和通过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这是“剧联”成立后一年间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工作的指导方针。其要点有六:一、以独立(即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