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解释电影现象的现代西方电影理论。
20年代中期,法国先锋派电影导演和理论家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等人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创作的源泉来自无意识层次的精神分析学观念,把电影特性说成是情感的自我表现形式,是把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欲望转移到自己幻想中的形象上去。《贝壳和僧侣》、《一条安达鲁狗》等片则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梦的象征意义直接转现为银幕现实。
但是,70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学尚未在电影研究领域形成完整的体系。
60年代末期,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力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纳入“科学轨道”的尝试引起欧洲大陆思想界的广泛重视。
他自30年代以来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笔录集》中提出的重要心理学概念(如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人类现实的自然层面通过符号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化、“想象”的心理功能体现主体与形象的关系的想象等)和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已成为西方现代电影理论中研究电影系统的立论依据。
法国电影理论家梅茨的《想象的能指》一书以弗洛伊德和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是第二电影符号学的标志。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核心是研究无意识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它认为观众与银幕形象的认同是一种“自我认同”,产生于“自恋情结”;观众有“观淫癖”;“无意识”在构成情节、形成节奏和色彩时具有一定作用等。
70年代以来,法国理论家路易·阿尔杜塞和评论家让-路易·博特利提倡的把精神分析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结合起来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英国电影研究家劳拉·马维尔把精神分析学、符号学和女权主义结合起来的女权主义电影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