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毛诗传笺

[诗经]毛诗传笺:

《毛诗传笺》简称郑《笺》,二十三卷,东汉郑玄撰。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是东汉兼通今古文经学的儒学大师。据《后汉书·郑玄传》载:郑玄“不乐为吏”,“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

”陈乔枞《齐诗遗说考序》云:“郑君(玄)本治《小戴礼》,注《礼》在笺《诗》之前,未得《毛传》,《礼》家师说均用齐诗,郑君据以为解,知其所述多本齐诗之义。”又说“董仲舒通《五经》,治《公羊春秋》,与齐人胡母生同业,则习齐可知。易有孟、京‘卦气’之候,《诗》有翼奉‘五际’之要,《尚书》有夏侯‘洪范’之说,《春秋》有公羊‘灾异’之条,皆明于象数,善推祸福,以着天人之应,渊源所自,同一师承,确然无疑。”《京氏易》、《公羊春秋》也用齐诗,是知郑玄于太学习齐诗。

后“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是知郑玄又习韩诗及古文经学。清陈奂《毛诗传疏序》云:郑玄“作《笺》间杂鲁诗,并参以己意,不尽同毛义。”是知郑玄对鲁诗也很熟悉。两汉经学始终贯穿着今古文经学和师法家法的斗争,《后汉书·郑玄传论》曰:“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

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在这种背景下,“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遍注群经,并以《毛传》为本,兼融三家,作《毛诗传笺》,“自是学者略知所归。”所以称“笺”,孔颖达释云:“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郑玄《六艺论》亦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则下己意,使可识别也。”(《毛诗正义》卷一引)这是郑玄笺《诗》的总则。其笺诗之例多种多样,或义训,或声训,或补充,或驳正,有人将其笺诗体例折为24种之多(见周国瑞《郑玄〈诗·笺〉例释》,《殷都学刊》1989年1期)。

夏传才先生将《郑笺》的贡献概括为三:对《毛传》的注释进行充实、提高;吸取、综合鲁、齐、韩三家诗说;完成三百篇时代世次的完整体系(见《〈诗经〉研究史概要》)。

郑《笺》集汉代《诗经》研究之大成,代表当时最高研究成果,最具权威性。“自郑《笺》即行,齐、鲁、韩三家遂废。”(陆德明《经典释文》)在《经学》研究史上,郑《笺》是继毛《传》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着作。

当然郑《笺》也仍是经学的产物,仍旧存在断章取义、比附经义的弊端。

为您推荐

[诗经]明代《诗经》经学

[诗经]明代《诗经》经学: 明代科举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题目多出自《四书》,故《五经》不受重视,《诗经》经学日渐空疏衰落。清阎若璩在《潜邱札记》(卷二)分析明代经学衰落的原因时说:“其故有三:一坏于洪武十七年甲子定..

[诗经]存序废序

[诗经]存序废序: 东汉以后,三家诗逐渐衰微,《毛诗》日盛,独尊天下,直至唐代人们皆依《诗序》解说诗义。唐末成伯玙《毛诗指说》判定《小序》非一人之作后,启示后来学者敢于对《小序》首句之后的部分提出怀疑和指摘。到了宋..

[诗经]汉代《诗经》经学的四个阶段

[诗经]汉代《诗经》经学的四个阶段: 汉代《诗经》经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西汉初年到武帝以前的西汉前半期,是四家诗的搜集、整理和开始传授阶段。四家诗皆已兴起,其中鲁诗最早,于文帝时首先立于学官,毛诗稍晚,当时..

[诗经]风雅兴寄

[诗经]今文三家与古文毛诗的异同

[诗经]今文三家与古文毛诗的异同: 今文三家与古文毛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是将《诗经》奉为政治经典,同是借解说传授《诗经》来发挥比附儒家教义来为封建统治服务。但二者之间也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1.文字..

[诗经]元代《诗经》经学

[诗经]元代《诗经》经学: 元仁宗延祐年间恢复科举,明经科中《诗经》沿用南宋后期的官定本朱熹《诗集传》。朱熹《诗集传》在元代具有绝对权威,元代经生说诗,皆本《诗集传》,无多创见。在元人《诗经》着作中,刘瑾《诗传通释..

[诗经]汉学《诗经》学的统一与集大成

[诗经]汉学《诗经》学的统一与集大成: 东汉古文经学被称为“汉学”,唐初完成了《诗经》汉学的集大成着作《毛诗正义》,进一步将《诗经》经学统一于汉学。唐初恢复科举制度,隋代虽已实现南学的统一,但民间仍有不同学派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