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经》学继承了东汉古文学派“通训诂、举大义”的朴实之风,而发展为“无征不信”的考据求真,并名家辈出,着述如林,在多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为了与东汉古文经学区别,人称清代汉学为新汉学。皮锡瑞《经学历史》评论清代经学时说:“国朝稽古右文,超轶前代。发周、孔之蕴,持汉、宋之平。承晚明经学极衰之后,推崇实学,以矫空疏,宜乎汉学重兴,唐、宋莫逮。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宋学和八股文的流弊已愈来愈明显。宋学末流空谈义理,不务实际,内容日趋僵化。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不重经学,经学日渐空疏。清代学者提倡经世致用,讲求实学。
其二,清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经学。
对经生诱以高官厚禄;清帝又亲自诏令对经书进行大规模的校勘、注疏。
仅就关涉《诗经》的大工程而言,就有“(康熙十六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卷,序二卷;乾隆二十年,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乾隆五十八年,诏刊十三经于太学,依开成石经,参以善本,多所订正。嘉庆八年,复命廷臣磨改,以斯尽善。
”(皮锡瑞《经学历史》)虽然,清代统治者尊崇经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以维系政权的长治久安,但客观上确实大大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其三,清代,特别是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大兴文字狱,在政治高压之下,大批文化精英不敢谈论政治,而以终生精力致力于《诗经》的文字、训诂、音韵、校勘等纯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