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后王

法后王:

即取法今王。始倡于战国儒家大师荀子。儒家自孔子始,就主张“法先王”,如孟子“言必称尧、舜”,以古代圣王为标准来批评当今政治。荀子则认为:先王至多,谁可为法?而且,先王的礼乐制度代代相传,后王之法,实际上就是古代圣王之迹。后王就是当今之王,现代人舍后王而谈论上古,就如舍己之君而事他人之君。于是明确提出“法先王”这一命题(见《荀子·儒效》)。但是,荀子并非反对“法先王”,而是认为“古今一也”,历史文化传统是连续的,“法后王”也就是“法先王”。荀子的学生韩非始给“法后王”这一命题注入全新的内容:取法今王。韩非的前提是: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尧、舜、汤、武是古代的圣王,但如果有人赞美尧、舜、禹、汤之道于当今之世,就必定会被新圣所讪笑。结论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守株待兔”这个着名的寓言,原来就是讽刺“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儒家的。“法后王”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根据当今的具体形势制定国家政策。这固然是一种历史进化论,但关键问题是,这“后王”并非就一定是真理的体现。如果以“后王”的是非为是非,必然会导致极端的专制,而人民批评统治者的权利和自由将被剥夺殆尽。法家出身的宰相李斯正是以“法后王”为根据,建议秦始皇下令禁止任何形式的“以古非今”,结果是“焚书坑儒”,对凡是与“后王”有抵触的思想统统加以消灭。

为您推荐

服饰

服饰:古代服装习俗。华夏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中,其服装形式也历经变化。如头上戴的冠巾一样,古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人身份等级的标志,从帝王将相到士庶百姓,服饰可谓千差万别。仅以官员的官服为例,就有祭祀、朝会等特殊场..

郡县

郡县:古代王朝的国家结构形式之一。西周实行封建制,分区管理,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称“王畿”,据史书记载,方圆大约有千里。王畿之外的诸侯国,只是名义上尊周天子为共主,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其他则是各自为政;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相..

九拜

九拜:古代跪拜礼的九种形式。《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九拜原是祭祀鬼神时的礼节,后来演变为君臣、长幼、尊卑之间的礼节。其中,稽首..

四夷

茶酒

茶酒:传统的饮料。中国人最初把茶叶只当做药材,当时,从野生茶树上采下鲜叶,直接煮成羹汤而饮,其味苦涩,故称为“苦荼”。中国人何时才将茶作为饮料,史无明载,但至少在秦汉之际,就已经有了饮茶的习俗。西汉时蜀郡文人王褒写过一..

封建

封建:古代王朝的国家结构形式之一。“封建”是“封土建侯”的简称,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术语,意思是分封土地、设置诸侯。公元前1027年,周王朝建立后,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统治被征服的土地和人民。以当时的人力和物力,一个王朝要..

纪年

纪年:记载年份的方法。中国历史有所谓“上下五千年”之说,这是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算起的,但这只是一种传说。中国历史最早有准确纪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相当于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都城,由贵族周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