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夷逸

[四书]夷逸:人名。

西周逸民之贤者。言行已不可考。曾见于《尸子》:夷逸者,夷诡诸之裔。隐居不仕,轻世肆志。有人劝其为仕,答曰:“吾譬则牛,宁服轭以耕于野,不忍被绡入庙而为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柳下惠、少连。”



为您推荐

[四书]行不由径

[四书]行不由径:原意谓不走小路。 比喻为人正直,不苟且行事。《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此语亦形容人墨守陈规,不灵活。 ..

[四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

[四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孔子喻人之高尚气节。 意谓一年到了最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后以“岁寒松柏”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

[四书]有教无类

[四书]有教无类:孔子教育的基本主张。 即教育不分种类。《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教育的社会性,对文士阶层的..

[四书]休

[四书]夷狄

[四书]夷狄:中国古代对中原华夏族以外四周各族的泛称。 夷,多指东方各族。详见“夷①”。 狄,多指北方各族。一作翟,或作戎狄。 《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孔子“夷狄”“诸夏”之别的主张,逐渐以“..

[四书]杀生以成仁

[四书]杀生以成仁: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 意为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志士仁人应把仁德视为比生命更重要,为实现仁的道德理想,即使牺..

[四书]师旷

[四书]师旷:春秋晋国乐师。 为中国古代颇有名的音乐家。名旷,字子野。晋国人。生而目盲,善辨声乐,《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告子上》:“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