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孔子对《诗经·关睢》的评语,体现了孔子的“中和”审美观。语出《论语·八佾》:“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安国注:“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朱熹注:“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也。”淫是过分、放纵之意。孔子认为,《关睢》无论是表现欢乐之情还是表现哀伤之情都没有超出应有的限度,因而是可取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中庸哲学在文艺批评中的体现。孔子主张“过犹不及”,要求扣其两端而予以折衷,反映到审美观上,则是主张“中和之美”。作为一个艺术原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积极之处在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一种有节制的情感,而不是放纵地发泄;在于强调艺术中各种对立因素恰到好处的统一,如刘勰讲的“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文心雕龙·辨骚》)。其消极之处则是以封建伦理道德来从内容上规范诗歌,在表现形式上也单纯强调含蓄、委婉、含而不露,从而使诗歌缺少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为您推荐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 : 孔子关于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论述。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这里本是就人的修养而言。按照董仲舒的解释,质者志也,指的是人所具..

美学的批评

美学的批评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要求之一。要求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受为出发点,按照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的审察。文学批评首先应该是美学的批评。因为文学..

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 : 孔子关于诗歌社会作用的完整概括。语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所谓“兴”,孔安国注..

历史的批评

心听神遇

心听神遇 : 庄子提出的对道的把握方式,借指对审美对象的直觉领悟。语出《庄子·人世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庄子认..

共鸣

共鸣 : 文学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一般指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同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达到某种相通、类似或基本一致的艺术感受。共鸣表现了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同声..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 根据一定的哲学思想、社会理想、政治观点、道德观点和文艺观点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同属文艺学的范畴。文学批评以文学欣赏为基础,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