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

    德里达 :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文学理论家、符号学家。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任该校哲学系教授。他围绕语言文字问题批判了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等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并由此出发攻击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它把语言文字仅仅看成思想的外在形式,而德里达则认为声音和文字之间并没有等级的高下,口说与笔写的字皆为能指,都在差异中成立。他对语言符号的理解在文学理论和批评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他看来,符号总是在与别的符号相对立和比较中显出意义,借助别的符号界定自身的意义,并被它们在自身留下印迹,而任何作品中的符号总是与未来作品中出现的其他符号相关联,所以任何作品的本文都与别的本文互相交织,没有任何文本是真正独创的,所有本文必然都是“互文”,这样,他最终得出结论: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超出本文范围,不断变动游移,语言符号系统没有固定的结构,呈现为各成分互相变化流通的网络状。进而,德里达否认作品的封闭性和终极意义的存在,肯定作品本文所提供的各种意义的可能性是语言的解放,“为表意活动的游戏开辟了无限境地”。他的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人类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1970)、《论散播》(1972)、《论文字学》(1976)、《文字和差异》(1978)、《类型的法则》(1980)等。

为您推荐

罗伯—格利叶

罗伯—格利叶 : 法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新小说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作家。毕业于巴黎国立农学院,曾以农业师身份任职于国家统计局和殖民地区瓜果蔬菜研究院。5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进入..

施克洛夫斯基

施克洛夫斯基 : 苏联文艺学家,作家,文艺理论中的形式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之一。生于教师家庭,肄业于彼得堡大学语文系。1914年开始文学研究活动,与未来派接近,并根据未来派的文艺实践,同年发表评论《..

斯托洛维奇

斯托洛维奇 : 苏联第三代美学家。新的审美学派的主要代表。塔尔图大学教授。在50年代开展的关于审美本质的大讨论中,他提出审美属性概念,并把它与价值属性作了区分。他认为审美属性是自然物质的形..

瑙曼

巴尔特

巴尔特 :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美学家和符号学家。出生于巴约拿,后移居巴黎,曾在巴黎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后任巴黎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从1976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他被视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批评家..

卢那察尔斯基

卢那察尔斯基 : 苏联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苏联科学院院士。生于乌克兰一高级官员家庭。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895年加入共产党。同年进瑞士苏黎世大学,并与“劳动解放社”有密切..

伊瑟尔

伊瑟尔 : 联邦德国文学理论家、康士坦茨学派的奠基人物之一。1957年获得博士学位。1960年担任教授,先后执教于海德堡、符尔次堡、康士坦茨大学。1970—1971年任美国威士康星大学研究员,197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