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彼洛夫 : 苏联文艺理论家与美学家。1925年从莫斯科大学毕业,1929年从该校研究生院毕业。1930年任莫斯科大学副教授,曾执教于文学研究院、哲学研究院。1938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此后长期领导过该校俄罗斯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工作。20世纪20年代后期,他曾依附以彼列维尔泽夫为代表的文学理论中的庸俗社会学派。20年代末此派受到批判。30年代波斯彼洛夫努力清除自己所受影响,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从社会意识形态的方法论角度,建立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由于他的理论阐发比较严密,观点自成一家,有着鲜明的方向,使用的方法前后一致,被认为是苏联文艺理论科学中的“波斯比洛夫学派”。波斯彼洛夫著述甚丰,包括: 《文学理论》 (1940)、《十八—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问题》(1945,是他的博士论文)、《果戈里的创作》(1953)、《论艺术本性》(1960)、《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一部(40—60年代),(1962)、《审美和艺术》(1965)。进入70年代后他出版了几部专著:《文学风格问题》、《文学的历史发展问题》、《艺术言语》、《抒情诗》(1970—1976)。1976年他主编与参加写作的《文艺学引论》出版,1978年出版《文学理论》,1983年出版《方法论和诗学问题》。其中,《审美与艺术》和《文学原理》皆被译为中文出版(前者译名《论美和艺术》)。而《文艺学引论》和《文学原理》两部著作,全面阐明了他的文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文学原理》不再如苏联传统的文艺学那样以“形象”或“形象性”为理论核心,而以“意识形态性”为理论核心,把艺术的本质归为“意识形态本性”,以此阐述文学的特征,并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其影响比较广泛。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