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 : 汉代儒生论诗之作。汉代《诗以》为“五经”之一,传《诗》的有齐国的辕固生、鲁国的申公、燕国的韩婴,以及鲁国的毛亨和赵国的毛苌四家,分别为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前三家虽立于学官,但早已亡佚,只毛诗流传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毛诗每首诗题之下都有小序,少则几字,多则几十字,介绍诗的作者、背景、主旨。而在《诗经》第一首《关睢》小序之下,另有一段较长的文字,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诗的性质、作用、体裁、手法等问题,世称之为“诗大序”。关于《毛诗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如郑玄认为是子夏所作,范晔认为出自东汉卫宏。还有一些其他说法,至今没有定论,从关于作者说法纷纭和诗序中的许多旧说来看,大概不是一个一时之作。
《毛诗序》是从先秦到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它首先讨论了诗歌的艺术特征,即诗的抒情性和音乐性。《毛诗序》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毛诗序》似乎是承袭了《尚书》“诗言志”的观点,但实际上已由言志转为抒情。由抒情出发,《毛诗序》指出了诗与乐的密切关系。诗之所以演变为歌乃是出于抒情的需要。《毛诗序》继而认为,诗歌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可以对社会的政治、道德、风俗发生巨大的影响:“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此外,诗歌是现实的反映,诗歌的内容和产生它的那个社会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序》肯定了诗歌具有批判现实的作用,但要求“主文而谲谰”,“发乎情,止乎礼义”,即批判应委婉含蓄。 《毛诗序》还提出了“诗有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并对“风、雅、颂”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风”是产生于各国地方的诗。歌,“雅”是产生于周王朝中央的诗歌,“颂”是赞美天子诸侯的政德并用来祭礼神明的乐歌。《毛诗序》集中代表了先秦两汉儒家学派的诗歌理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久远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