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韵说(语言)

叶韵说(语言):

音韵学说之一。六朝隋唐至宋代后,按当时语音诵读上古诗歌和其他韵文多有不谐,便改读韵字,以求谐和。这种改读称为叶韵。如朱熹在《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下注:“音肱,叶古黄反”,以求“觥”与“黄、冈”押韵。沈重《毛诗音》又作“协句”,徐邈《毛诗音》作“取韵”,陆德明《经典释文》作“协韵”,颜师古《汉书注》作“合韵”,宋人始称为“叶韵”、“叶音”、“协音”。叶韵说不明古今语音的演变,以当时语音来局限古代诗歌和韵文。明代焦竑《笔乘》、陈第《毛诗古音考》指出,叶韵实在是古韵不合于今音的地方,古人用韵都依据于古音,本无所谓强叶。自此,叶韵说始为人们所抛弃。

为您推荐

清代今音学(语言)

清代今音学(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江永《四声切韵表》用等韵原理研究切韵音系。戴震《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依四声排定二百零六韵,对各韵进行等呼分析,考订同用、独用及声类异同。清末陈澧《切韵考》用反切系..

关于“古无轻唇音”的论争(语言)

关于“古无轻唇音”的论争(语言):音韵问题讨论之一。自清代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音”一说以后,许多学者信从其说,但也有学者持怀疑甚至批评的态度。符定一《联绵字典》创“古有轻唇音”之说:“夫轻重之分,出于自然者,以文字..

反切名义说(语言)

反切名义说(语言):音韵学说之一。主要有二说:(1)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戴震《声韵考》据唐元度《九经字样》序:“避以反言,但纽四声,定其音旨。”认为南北朝以上称“反”,到唐代孙愐《唐韵》避讳“反”字,始改称“切”;(..

辞气式虚词研究(语言)

清代古音学(语言)

清代古音学(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在上古音韵部方面清初顾炎武作《诗本音》和《古音表》,将上古韵划为十类,奠定古音分部的基础。毛奇龄作《康熙甲子史馆新刊古今通韵》,坚持古音“转叶”观点。邵长蘅作《古今韵略..

等韵图的流派(语言)

等韵图的流派(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初期和中期的等韵图属于宋元派,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系统符合于《广韵》以至《平水韵》的语音系统。后期的等韵图属于明清派,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系统则符合于《中原音韵》等..

普林斯顿学派(语言)

普林斯顿学派(语言):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语言学计划”研究中形成*普林斯顿假说的学派。主要学者及其研究:罗杰瑞对原始闽语声母系统的构拟,约翰·麦考、余霭芹对原始粤语的研究,威廉·葆拉德对原始吴语和湘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