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方言的次方言之一。通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两县(今归莆田市管辖),为闽方言中通行范围较小的一个次方言。代表方言为莆田话。主要特点为:古明、泥、疑母今读一般变为相应的清塞音[p]、[t]、[k]声母,逢鼻音韵仍读[m]、[n]、[η],微母与明母,日母与泥母混读,但泥、来可分,口语有把疑母读为[h]、日母读为[ts]的;古心、邪、生、书、禅、从母多读边擦音[],无[s]声母;古鼻音韵尾今合并为[-η]或脱落,入声韵尾则合并为[-]或脱落(有的甚至派入非入声调);声调七类,加上白读则为八类(白阴入混于阳去,白阳入独立);连读时非首字常变声,非末字常变调,无单纯的变韵现象。保留了一些古汉语语词,如“糜”(稀饭)、“箧”(抽屉)等;有名词附加成分“阿”,相当于闽南话等处的“囝”;通过音变可派生新词,如“手指”[ts‘iu453tsai453]-→[ts‘iu11lai453](戒指);及物动词前加“阿”,表完成情貌;比较句采用“甲 形容词 乙”,如“汝好伊”(你比他好),平比句则为“甲 较 乙 平生 形容词”;有状语后置的现象,如“颂加几件”(多穿几件);人称代词的复数用“辈”表示,如“伊辈”(他们)。
莆仙话(语言)
莆仙话(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