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派(语言)

乾嘉学派(语言):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专门从事训诂考据的学术流派。导源于清代考据学的开创者顾炎武。顾氏推崇汉儒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治学方法是“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康熙乾隆时期,一方面提倡儒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读书人或拒不入仕,杜门治学,或热衷功名,纂修四库,不复言经世之学,肄意稽古,逐步形成了以考据为主要特征的“朴学”,在乾嘉时代进入全盛期。有以治史为主兼及经学的浙东学派;有以治《公羊》名世的常州学派;还有以考据为中心在学术界处于领导地位的吴派和皖派。他们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集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小学、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各派学者治学特点不同,方法有异,但能交相师友,彼此推崇,共同探讨学术。给予语言文字学影响最大的是皖派和吴派。乾嘉学风有十大特色:⑴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臆度,在所必摈。⑵选择证据,以古为尚;以经证经,可难传记。⑶孤证不为定说;无反证者姑存之;有续证渐信之,遇反证则弃之。⑷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认为不德。⑸罗列同类,比较研究,求其公则。⑹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不德。⑺所见不合,则相辩诘,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不忤。⑻辩诘以本题为范围,词旨笃实温厚,不枉己见,尊重别人;盛气凌人,影射讥笑,以为不德。⑼专治一业,窄深研究。⑽文体朴实简洁,最忌言有枝叶。乾嘉学者在语言文字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古音学体系;发现了音义通转法则;提出了“比例而知、触类长之”的综合比较方法;搜罗故训,订正古训遗失,积累了丰富资料。他们的研究为小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转变为近代语言文字学奠定了基础。

为您推荐

古文经博士(语言)

古文经博士(语言):西汉末设置的传授古文经的学官。汉武帝立今文经博士时,河间献王刘德就在他的封国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以表彰民间古文经学。但古文经一直未在朝廷立博士。哀帝时,刘歆建议将古文经《左氏春秋..

传注派之训诂(语言)

传注派之训诂(语言):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所分训诂派别之一、传注是依附于被释对象而进行的,它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而解释得比较深入细致。训诂专书一般只重字义或词义的解释,而传注除解释字义和词义之外,有时还串讲经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言):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料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编。分别介绍了藏缅(十九)、壮侗(九)、苗瑶(四)、突厥(七)、蒙古(六)、满-通古斯(六)、孟高棉(三)语族以及高山(三)、印欧(二)、..

清学(语言)

五经十四博士(语言)

五经十四博士(语言):汉代设置的传授今文经的学官。汉文、景帝时就立诗今文经博士,后武帝用董仲舒言,独尊儒术,于建元五年兴太学,置《五经》博士,所授均为今文经。从文帝、景帝、武帝直到宣帝、元帝,共设立十四博士:《诗》为鲁..

尔雅派之训诂(语言)

尔雅派之训诂(语言):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所分训诂派别之一。《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研究词义的训诂专书。它将古代词义相同相近的字词收集在一起,用当时的常用词来加以训释。这就为保存古义、研究词义的发展变化等..

吐蕃简牍综录(语言)

吐蕃简牍综录(语言):吐蕃简牍专辑。王尧、陈践编着。收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七十八支)、英国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及大英博物馆(共三百八十支)、苏联(六支)所藏吐蕃简牍四百六十四支。统一编号,按经济、军事、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