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字母(语言)

注音字母(语言):

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语拼音字母。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11月23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4月16日又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重新排列字母顺序。计字母三十九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ㄜ”字母,成为四十个。即:勹ㄆㄇㄈ万、ㄉㄊㄋㄌ、ㄍㄎ兀ㄏ、ㄐ《广ㄒ、ㄓㄔㄖ、ㄗㄘㄙ、ㄧ(直行作一)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儿。注音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兀”、“广”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三个字母作注方音之用。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标调法,废除四角点声法,改用标调符号。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写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以标注汉字读音。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不小贡献。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现在台湾仍通行,改称为“国音符号”。

为您推荐

官话合声字母(语言)

官话合声字母(语言):清末较重要的拼音字方案之一。1900年王照创制。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笔画作字母,是清末各种笔画式字母中最早者。如“”(取“阿”字首笔)表a音,“”(取“必”字部分)表bi音。有声母五十个,称字母;韵母十..

文字双轨制(语言)

文字双轨制(语言):指同一种语言运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字系统的现象。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是一种语言的两个变体,它们使用的文字有别,克罗地亚的罗马天主教徒所说的语言变体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

复音字(语言)①

复音字(语言):汉字改革方案之一。王力《汉字改革》所提。把每一个复音词写成一个单字,此字读两个以上的音节,并且必须标音,如“牺牲”作“”,“玫瑰”作“”。目的是使汉字逐渐过渡到拼音文字。..

大篆(语言)

中国切音新字(语言)

中国切音新字(语言):清末拼音方案中最早的一种。卢戆章创制。1892年卢氏出版《一目了然初阶》,用“两字合切即成音”的方法,仿拉丁字母笔形制定字母五十五个。次年出版《新字初阶》。方案在厦门一带推行十多年。1906年:后..

笔势(语言)

笔势(语言):①同“笔意”相对。因书写工具、书写体式不同由笔意演变而成的符号化字形结构。笔势已脱离原始造字意图,无法反映字的本义。如楷化后的“因”,已不能体现其本义“重席”。由笔势推索笔意,是理解汉字形义关系的..

汉字改革(语言)

汉字改革(语言):①汉字的文字改革。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为维护国家统一,保留和传播汉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汉字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因此晚清以来就有不少人倡导汉字改革,先后掀起了拼音文字运动、国语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