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大词典》 :
由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9年和1991年分两卷出版,2007年经修订出第2版。《英汉大词典》源起于国家出版总局1975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座谈会”,会上制定了《1975年至1985年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提出了编纂160部中外语言词典的计划。由于上海有《新英汉词典》的编写基础,《英汉大词典》便由上海承担。当年,《英汉大词典》被列入国家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后又确定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1986-1990)规划重点项目。1976年由复旦大学牵头成立16人筹备组,1977年9月正式开始编纂,编写组人员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大社时期)、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大与上海师院合并时期)等10多家单位,共66人。经过15年奋战,1991年出齐双卷本。
词典由中国本土英语专业人员自行设计、独立编纂,一改以往涉外词典多以原版词典为蓝本进行编译的做法。编者从英美文学作品和报刊中选取资料,自建第一手语料库,吸收英美英语词典和其他工具书之所长,自行制定编写大纲和细则,在收词、释义、举例、词源说明等方面侧重客观记录英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如实记录词义、词形在英语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双卷本共约5000页,收词20万条,总字数近2000万字,除词条外,还设附录14种,包括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历史事件、神话典故、宗教流派、文化群落、风俗模式、娱乐名目、技术门类、产品商标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科的专名术语等。
2007年《英汉大词典》(第2版)出版,收录词条22万,增补新词、新义约2万,例证近24万,附带语法、语用信息,兼有学习型词典的特征和百科信息。2014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和英汉大词典编纂处启动《英汉大词典》(第3版)编纂工程。这一版计划对词典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全数字化的编纂出版平台,使其适应互联网环境,以便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发挥各项功能。这一版还将采用众筹式语料采集方法,发动读者搜寻、提供例证,实现词典编纂及使用的社会化。
《英汉大词典》问世以来,一直很受词典用户欢迎和学界的重视。1993年获得首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工具书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