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语 :
《类说》卷四引唐代《秦京杂记》:“长安市人语各不同,有葫芦语、锁子语、纽语、练语、三摺语,通名市语。”已见市语之名,因此市语这一概念至晚在唐代即已出现。宋元以降,各种市语盛行,出现了不少著录市语的著作,如宋代汪云程《蹴鞠谱》所载《圆社锦语》,陈元靓编《事林广记》所载《绮谈市语》,明代无名氏《金陵六院市语》《六院汇选江湖方语》《墨娥小录》卷十四所录《行院声嗽》等。当时的戏曲、小说、笔记、杂著中也有一些零星的相关记载。
市语最初有固定的行用范围或阶层。有些市语主要用于特定的会社,如《圆社锦语》(见《蹴鞠谱》)记载“刀马:脚”;有些市语主要用于特定的行业,如《墨娥小录》卷十四《行院声嗽》所载市语最初就是妓院用语(宋元时称妓院为行院),如“做口:吕儿”,将接吻称为“吕儿”就是当时的行院市语;还有些市语出自典故或古代文献,主要用于文人阶层,并非当时口语,如《事林广记》卷八“绮谈市语”记载“日”称“烛龙”,即出自《楚辞》。随着行用日广,一些市语也扩散至全民用语,如“扯淡”“扫兴”等。
市语绝大部分是双音词,附加式构词法比较发达,具有一些独具特色的词尾,如“老”“作”“物”“粗”“道”等。
市语的构成方式纷繁多样,主要有析字,如以“示不小”指代“二”;谐音,如以“耳边风”指代“二”,“耳”“二”谐音;藏头缩脚,如以“杏树”指代“银”,即“银杏树”之藏头,以“梁山”指代“伯”,即“梁山伯”之缩略;反切,如以“勃兰”切“盘”;联想,如以“果老”指代“驴”,即基于“驴”作为张果老坐骑的联系;相似,如以“春山”指“眉毛”;借代,如以“司晨”指代“鸡”,即以鸡之职能指代鸡本身。不过,仍有不少市语的构成理据不明,有待进一步探索。
市语是唐宋以来汉语的一种重要现象,反映了当时的某些社会历史文化风貌。其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至今在某些行业仍然流传和使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