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学 :
一方面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汉字。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信息系统,自身具有文化的意义,用文化的眼光来观察、解释汉字。另一方面是对汉字构形中携带的文化信息的分析。这种分析既有对个体字符的分析,也有对总体系统的分析。具体而言,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使用的记录民族文化的符号工具,其特殊的构造体系保留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从传统的“小学”到现今的汉语言文字学,历代学人对汉字本体以及汉字的文化研究一直都很重视。这种研究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王国维、顾颉刚、沈兼士、程树德、柳诒徵等是代表学者,但他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说文解字》挖掘文字中的社会历史信息,即“以字考史”“说文证史”。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研究热的兴起,人们进一步重视中国文化研究,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学界自觉地形成全面系统的汉字文化研究,探索建立独立的汉字文化学学科。重要的学者及其著述有:曹先擢的《字里乾坤》,何九盈的《汉字文化学》,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周有光的《汉字和文化问题》,王宁的《说文解字与汉字学》,王宁、谢栋元、刘方的《〈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赵诚的《汉字与商代文化》,黄德宽、常森的《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臧克和的《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臧克和主编的《汉字研究新视野丛书》,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刘志诚的《汉字与华夏文化》,苏新春的《汉字文化引论》,贺友龄的《汉字与文化》,王继洪的《汉字文化学概论》,雷汉卿的《说文示部字与神灵祭祀考》,王立军的《汉字的文化解读》等。
汉字文化学,兼有汉字和文化二者。从文化体系而言,汉字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从汉字体系来看,汉字文化又是汉字的一个分支。汉字文化学是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要在汉字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非零碎)地考察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重点研究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古、今汉字的研究了解汉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行为习惯模式、思维模式等,包括汉字文化研究史、汉字形体的文化功能、汉字读音的文化功能、汉字与大脑、与思维方式以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汉字与文学艺术、汉字与衣食住行、汉字的传播等等。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汉字文化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或采用经验的方法(重考据、重事实),或采用历史方法(重古今联系、重发展过程),或采用结构的方法(对汉字文化进行结构处理和分析,探索汉字文化的内部与外部结构)。进行汉字文化研究时,要坚持汉字文化研究的历史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汉字文化学既要研究汉字内部体系,也要研究汉字外部体系,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汉字文化学的研究还会涉及多个学科,如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哲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宗教学、系统论、信息论等学科。还要有开放的视野,将汉字文化学置于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背景下加以研究。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的事业上,汉字文化学大有可为,当然一些领域还存在着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研究。汉字文化必须建立在汉字科学的基础上,不能违背汉字的发展规律,也不能违背文化的发展规律信口开河,必须要有充分的文献和文物等材料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