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诚 :
安徽青阳人。1931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师从黄侃、王瀣。1935年毕业后执教于庐州女子高中、湄潭浙大附中、中央大学中文系。1947年任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51年执教于南京一中。1955年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教员、副教授、教授,曾任写作教研室主任、语言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辞海》编委及语词分科主编、《汉语大词典》副主编、江苏省社联理事、民盟江苏省委委员。1979年受教育部委托在南京大学举办全国高校训诂学师资培训班。
洪诚将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乾嘉学派段玉裁、戴震及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研究传统相结合,广泛运用于训诂学研究、汉语史研究和三礼研究。早年致力于经学研究,传黄侃先生三礼之学,86卷的《周礼正义》点读过6遍,枯燥琐细的《仪礼》至晚年还能背诵。其造诣极高,厚积薄发,所撰《读〈周礼正义〉》对集《周礼》学之大成的《周礼正义》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和中肯评价,考辨了其中8处错误;其《读〈周礼正义〉续篇》摘取其中30余处疏误,并一一详考辨正。
洪诚观察细微,思辨缜密,求真求实,学风严谨。训诂学思想的核心是语言历史发展观点。他自觉地以语言历史发展观点指导训诂学研究,强调训诂学与汉语史的结合;充分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言语的个性化特性,倡导依据文例辨别训诂的正误;总结旧训诂学的经验教训,找准薄弱环节,以语法为突破口,从理论上阐述了语法学对于训诂学的作用,为训诂学研究指出了新的途径。他深谙古代社会文化知识与训诂学的密切关系,强调训诂研究必须结合古代社会文化;重视地下实物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关注研究动态,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所著《训诂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从训诂实践中来阐述训诂的原则、方法,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训诂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所撰《训诂杂议》通过正反两方面古今训诂实例,论述了训诂的5个重要原则,指明了训诂学的途径,简明凝练。
洪诚对古汉语语法做过深入研究,所撰《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对于系词年代的论断,求实务本,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汉语史研究的重大贡献。所写《王力〈汉语史稿〉语法部分商榷》《关于汉语史材料运用的问题》《论古汉语的被动式》《略论量词“个”的语源及其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关于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形态问题的讨论》等论文,对汉语史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汉语语法特点上做出了较为精辟的阐释,被誉为“攻坚破滞,旷世之作”。所著《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是1949年以后对于历代语言文字学论著论文进行科学总结和批判继承的第一部选本,选材精当,提纲挈领;说解明畅,分析缜密;披沙拣金,发掘深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洪诚文集》,由《训诂学》《雒诵庐论文集》和《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