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 :
主要内容是总结历代学者校勘古籍的成果和经验,研究古籍校勘的原则和方法,为更加科学地进行古籍校勘提供理论指导。“校勘”属于古籍整理中的一项工作,主要是搜集某种古籍的各种版本和相关资料,比对文字异同,审定文字正误,以求恢复古籍原貌。
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古籍校勘工作见于春秋。孔子曾整理六经,其中就包括校勘。此后在整理注释古籍的同时从事过校勘工作的学者很多,影响较大者有西汉刘向、刘歆,东汉郑玄,西晋荀勖,唐代陆德明、颜师古等。宋代的郑樵在《通志》中专门写了一篇《校雠略》,初步涉及校勘的理论问题,至清代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可以说是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校雠学”。但校雠学并不等于校勘学,或者可以说是广义的校勘学,包括版本、目录、校勘、考证、辨伪、辑佚、古籍分类等内容,实际上相当于古典文献学。
清代在广义校勘学背景下取得辉煌的校勘成就,产生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卢文弨《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孙诒让《墨子间诂》等大批包含校勘内容的著作。清末叶德辉《藏书十约·校勘》还初步总结了校勘之法:“今试其法,曰死校,曰活校。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缺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归一式。”尽管汉唐以来经师常用这两种方法,但清代明确作出理论性的总结,还是显示了其校勘学的进步。
真正现代意义的校勘学是以陈垣“校法四例”的提出为标志的。民国初,陈垣据故宫藏元刻本、元抄本等六个本子,校出清末沈家本校刻《元典章》的讹误12 000余条,写成《元典章校补》10卷,又从12 000余条讹误中“籀其十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简编为《元典章校补释例》6卷,1959年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印。该书前5卷列举误例,涉及衍脱讹倒等共5大类42小类,第6卷校例,阐述校勘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中“校法四例”总结出校勘学的4种基本方法,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现已得到学界公认。
要掌握这几种校勘方法,必先了解有关“校本”的知识。所谓校本,就是用来进行校勘的版本或文本,包括底本、对校本等。底本是校勘时选用作为主要依据的本子,也叫工作本。对校本是用来校勘底本的同书其他不同的版本。选择底本和对校本,又有个祖本问题。祖本是指某书有渊源关系的各种传本中最早的那个本子,祖本之后的叫别本。祖本和别本都可以选作底本。对校本不止一个时,还需确定主校本和参校本。主校本是对校本中作用最大的本子,主校本原则上应选用与底本不同渊源的本子,如果不同渊源之本不止一个,主校本也可能不止一个。参校本一般指主校本之外其他用来对校之本。而经过校勘确定下来通行的本子就是定本。有了这些概念,就比较容易讲清楚校勘的方法了。
所谓对校法,是在底本确定以后,用同一部书其他不同的版本来校勘。陈垣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可见对校应是校勘的第一步。为什么呢?陈垣从两方面做了说明:一是“有非对校不知其误者,以其文义表面上无误可疑也”,如沈刻本“元关本钱二十定”似无错误,但元刻本作“二千定”,一对校才发现有误;二是“有知其误,非对校无以知为何误者”,如沈刻本“每月五十五日”,显然有误,但一时不知道误在哪里,而元刻本作“每五月十五日”,一对校才知道是上下字关联而倒。
所谓本校法,是用一部书的本身进行校勘。就是用同书前后互证,找出其中思想内容或文例上有联系的地方,通过比较字词文句的差异而发现并改正错误。陈垣说:“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谬》、汪辉祖之《元史本证》,即用此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典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则徇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词比事,牴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又如《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邱,而娶于西陵之女。”王念孙校曰:“西陵下脱氏字。下有昌意娶蜀山氏女,帝嚳娶陈锋氏女,皆有氏字。”王氏用的就是本校法。
所谓他校法,是不用本书而用其他有关的书进行校勘。陈垣说:“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如《晋书·食货志》:“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根据南北朝到初唐的田制,课田应在占田之内,而这里在“其外”还课田且数额过大,应该不合当时田制。查《通典·食货门》引用此文时作“其丁男课田”,显然更合理,因知传本《晋书》之“外”字应属衍文。
所谓理校法,是根据个人学识进行推理来校订错误。陈垣说:“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运用理校法一要有“通识”,二不能“卤莽灭裂”,也就是态度要谨严。如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卷一二怀疑通行本《后汉书·郭太传》末七十四字为衍文,举出了4个理由:“蔚宗避其父名,篇中前后,皆称林宗,即它传亦然,此独书其名,一疑也;且其事已载《黄宪传》,不当重出,二疑也;叔度(黄宪)书字而不书姓,三疑也;前云‘于是名震京师’,此又云‘以是名震天下’,词意重沓,四疑也。”其中涉及史学上的避讳知识、古代修史体例和文理,都属于专业知识。
运用不同方法校勘所得的成果需要记录下来,这就是“校勘记”,又称校记。一则完整的校记应该包括校、按、断三个方面的内容。先摆出校本发现的异文或前人和自己的疑误,这属于校;接着对异文或疑误进行论证和考辨,说明校改的依据和理由,包括转述引用前人的校勘意见,这属于按;最后得出结论,对异文和疑误进行处理,这属于断。校勘记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跟注释和训诂考证等混合存在,其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附加在定本的正文之后,如清代阮元汇刻的《十三经注疏》、现代中华书局校点的《二十四史》等;有的夹注在正文之中,如孙诒让《墨子间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有的则单独成书,如王念孙《读书杂志》、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等。
校勘工作和校勘学是整理古籍的必需。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在漫长的辗转流传过程中,由于抄写刊刻的疏漏、灾害战乱的损毁、人为的篡改等,难免出现衍脱讹倒等各种各样的文句错误,从而使部分古籍失去本来面貌,变得难以读懂。对这些产生了错讹的古籍,只有经过严格校勘,尽量恢复古籍原貌,才能让人正确理解;也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古籍的文化内容和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和利用。可见,继承传统文化离不开阅读古籍,阅读古籍离不开整理和校勘,而校勘实践离不开校勘学的理论指导,所以只要有古籍存在,校勘和校勘学就是必不可少的。
校勘学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有: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31年版,中华书局1959年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新出版),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1962),戴南海《校勘学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谢贵安《校勘学纲要》(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管锡华《校勘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及《汉语古籍校勘学》(巴蜀书社,2003),田代主《校勘学》(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5),宋子然《中国古书校读法》(巴蜀书社,1995),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齐鲁书社,1998),张涌泉、傅杰《校勘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林艾园《应用校勘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