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公畹(1914~ ) : 中国语言学家。 原名邢庆兰。 原籍江苏省高淳县,1914年10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3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随即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2年到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工作,同时在西南联合大学执教。自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起,一直任该校中文系教授。1953~1956年赴苏联,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历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顾问、汉语侗台语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等职。邢公畹在汉藏系语言比较、语言理论、汉语语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他在《诗经"中"字倒置问题》 (1947)、《汉语"子"、"儿"和台语助词 luk试释》(1948)、《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1949)、《汉语遇蟹止效流摄的一些字在侗台语里的对应》(1982)、《说"鸟"字的前上古音》(1982)以及《汉语和侗台语里的-m,-嬜交替现象》(1986)等论文中,从语法词序、语音对应等方面,特别是利用对应同源体系的研究方法,为论述汉语和侗台语的系属关系提出了丰富的论证。主要著作有他从1947~1982年的语言学论文选集《语言论集》(1983)、《汉语方言调查常识》(1982)、《 远羊寨仲歌记音 》(1942)、《莲山摆彝语文初探》(1950,与罗常培合著)、《三江侗语》(1985)等;译著有Л.Д.巴思德涅耶娃的《论"红楼梦"》(1956),N.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1979,与庞秉钧、黄长著等合译)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