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学习法 :
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柯仑(Charles A.Curran)于60年代初期提出。其理论基础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它吸取了心理学中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方法,把教师看作教室里的咨询医生,把学生看作病人。
社团学习法的课程内容不以语法为纲,而是选择学生最感兴的话题,老师再视学生外语程度,将话题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和句型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换言之,社团学习法并没有固定教材,而是要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决定。
社团学习法的学习首先让学生用母语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学生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在圈外作为顾问。学生的外语水平可以是零起点。如果一个学生想对小组或某个学生说话,他可以用母语说,顾问把他的话翻译成外语,然后让学生重复这句外语。接着,别的学生用母语回答,顾问再翻译,学生重复。如有可能,对会话录音,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些有关新语言的信息。如果学生愿意,顾问可以给予更多指导,解释一些语言规则。
社团学习法的教学活动包括翻译、小组活动、录音、听写分析、课堂反思与观察报告(如反思和记录上课中的点滴、自己与同学/老师间的互动关系等)和自由交谈等。在社团学习法中,学生彼此间以及和教师之间形成了“共同体”关系,因此学习不再是学生单打独斗,而是师生相互合作完成。就学生而言,学习过程就如同一部个人成长史:①婴儿期,完全依赖老师提供语言素材。②自我认同期,开始会用简单语句来表达自我概念。③分离/存在期,能懂他人所讲的外语,但对老师过于主动的协助会产生反感。④青春期,能独立使用外语来沟通,但对外语知识仍必须继续加强。⑤独立期,已能使用地道流利外语,并能协助低水平同学学习。至于教师则是咨询者的角色。具体地说,教师乐意提供协助、但不过于勉强,顺其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需;帮助学生解除学习时情绪上的困扰、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无压力的学习环境等。
社团学习法由于重视学生需求与情绪感受,曾风靡一时。不过有些人也对其提出质疑,例如教学内容完全以学生兴趣为主有所偏颇;没有固定的教学进度表,教学目标易混淆,教学评价难开展,而且教师备课也无章可循,压力过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