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 :

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当时,军队急需能熟练使用外语对话及口译的人才。战后随着美国强国地位的确立,外国学生大量涌入美国大学,急需大量英语教学方面的人才。到了5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教学专家们通过借鉴和完善军队方法的主要原则和步骤,并结合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人们现在熟悉的听说法。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系统,包括音素、词素、单词、结构和句型,认为分析这些成分是理解意义的基础。同时,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口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因为人学说话一般比学读写要早,而有些语言甚至没有书面语。因此,听说法也认为口语是第一位,书面语则是第二位的。其核心方法就是用对话来呈现新的语言点,学生通过反复模仿、记忆对话,达到形成新语言习惯的目的。

听说法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按照这一理论,外语学习就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反应,让学生形成机械性习惯的过程。由此产生了听说法的著名教学模式:句型操练。这个模式的理念如下:教师把发问当作刺激,如果学习者想做出正确的反应,就必须反复使用正在学习的句型,进行替换练习和各种句型转换练习。

听说法自形成后约有20年,人们都对它推崇备至。而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和理论的新发展,听说法也开始受到质疑。在听说法的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录音机和语音实验室的广泛使用,教学中的刺激逐渐变成事先录制好的录音,而不是活生生的教师所发出的声音。该方法曾以“重复多次,磁带也永不疲倦”作为亮点来自我宣传,却忽视了学生自己会疲倦的客观事实。此外,听说法认为母语会干扰正确外语习惯的形成。因此,为了达到准确使用语言的目的,就要求学习者回避使用母语,用外语进行高强度的重复练习,却忽视了对语言进行创造性地使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对某些特定的问题做出机械回答,无法在交际场景中自然地表达个人想法,实现真正的交流。

除上述弊端外,听说法还因其理论基础受到批评。听说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核心理论假设就是把语言学习看作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而美国学者N.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 )理论的支持者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强调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认知基础,认为语言学习不是通过模仿形成习惯的过程,而是把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这两派争论的最终结果就是人们承认语言学习既包含习惯,也包含规则,是一个形成认知习惯的过程。美国学者J.B.卡罗尔(John Bissell Carroll,1916~2003)认为,所有的技能都有认知和行为的双重基础,因此,成功的教学应该能兼顾并平衡好认知和习惯这两个维度的学习。这一观点直到今天还是能得到大部分教师和教学法专家的赞同。

为您推荐

学术英语

学术英语 : 学术英语的概念于1974年首次出现,次年伯明翰大学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中留学生的语言问题”的会议论文集采用“学术英语”作为标题,之后这一概念开始广泛应用。学术英语可细分为通用性学术英..

基于语料库的外语教学

基于语料库的外语教学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愈来愈关注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一般而言,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间接应用和直接应用。前者指语料库应用于编写为教学服务的各种材料。例..

沉浸式教学

沉浸式教学 : 在沉浸式教学中,目的语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工具。沉浸式教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省开展的法语沉浸式教学实验。该实验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置于第二语言——法语环..

《对外英语教学季刊》

《意念-功能大纲》

《意念-功能大纲》 : 意念指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如时间、地点、数量等,功能就是使用语言的目的,如请求、建议、描述等。意念-功能的概念及其大纲制定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者D.威尔金斯和J.范埃克两..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具体体现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 。美国学者B.施皮茨贝格(Brian Spitzberg)指出交际行为的得体性是指交际者的处事方式符合交..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料库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料库 : 这种语料库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教师和学者在国际和中国国内的语料库语言学和母语语料库建设的影响与推动下于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开始建设的。根据语料标注的不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