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法 :
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当时,军队急需能熟练使用外语对话及口译的人才。战后随着美国强国地位的确立,外国学生大量涌入美国大学,急需大量英语教学方面的人才。到了5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教学专家们通过借鉴和完善军队方法的主要原则和步骤,并结合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人们现在熟悉的听说法。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系统,包括音素、词素、单词、结构和句型,认为分析这些成分是理解意义的基础。同时,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口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因为人学说话一般比学读写要早,而有些语言甚至没有书面语。因此,听说法也认为口语是第一位,书面语则是第二位的。其核心方法就是用对话来呈现新的语言点,学生通过反复模仿、记忆对话,达到形成新语言习惯的目的。
听说法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按照这一理论,外语学习就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反应,让学生形成机械性习惯的过程。由此产生了听说法的著名教学模式:句型操练。这个模式的理念如下:教师把发问当作刺激,如果学习者想做出正确的反应,就必须反复使用正在学习的句型,进行替换练习和各种句型转换练习。
听说法自形成后约有20年,人们都对它推崇备至。而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和理论的新发展,听说法也开始受到质疑。在听说法的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录音机和语音实验室的广泛使用,教学中的刺激逐渐变成事先录制好的录音,而不是活生生的教师所发出的声音。该方法曾以“重复多次,磁带也永不疲倦”作为亮点来自我宣传,却忽视了学生自己会疲倦的客观事实。此外,听说法认为母语会干扰正确外语习惯的形成。因此,为了达到准确使用语言的目的,就要求学习者回避使用母语,用外语进行高强度的重复练习,却忽视了对语言进行创造性地使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对某些特定的问题做出机械回答,无法在交际场景中自然地表达个人想法,实现真正的交流。
除上述弊端外,听说法还因其理论基础受到批评。听说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核心理论假设就是把语言学习看作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而美国学者N.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 )理论的支持者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强调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认知基础,认为语言学习不是通过模仿形成习惯的过程,而是把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这两派争论的最终结果就是人们承认语言学习既包含习惯,也包含规则,是一个形成认知习惯的过程。美国学者J.B.卡罗尔(John Bissell Carroll,1916~2003)认为,所有的技能都有认知和行为的双重基础,因此,成功的教学应该能兼顾并平衡好认知和习惯这两个维度的学习。这一观点直到今天还是能得到大部分教师和教学法专家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