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汉语理论语法有明显的区别:后者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则体系来研究,追求对语言结构规律和内在机制的系统性解释,完全不考虑学习者的因素;前者把语言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研究,不追求对语法现象的系统性解释,而往往就事论事加以诠释,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前者从后者那里吸取可用之于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后者提供课题和驱动力;前者讲究规范性和实用性,后者讲究描写性和创新性。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本质属性和特点表现在:它是教学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它是教外国人的语法,而不是教本族人的语法;它不仅是分析的语法更是组装的语法;它不仅是描写的语法,更是讲条件的语法;它不是孤立地讲语法,而是在语际对比中讲汉语语法;它是一种语法类型和范畴,不是一种教学行为和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是面向外国人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着眼点是汉语的组合规律和应用规律,而以后者为主;基本要求是对学习者理解和应用汉语有用;主要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经常遇到的语法难点、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但大量的是常用词语(包括虚词)和常用格式的使用规律;侧重点是汉语有而学生的母语无的语法现象,或是两种语言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差异的语言现象;需要大力研究的领域是汉语语法习得的规律、机制和顺序。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用之于教学的语法,因此,既教授规律也解疑释惑,是广义的语法,包括由汉语的词法、词类、句法成分、句法结构、句类、句型、句式、复句等构成的体系内的语法,也包括大量的虚词和实词的特定用法或特殊用法、概括程度宽窄不等的各种格式、各种篇章成分等体系外的语法。体系内语法和体系外语法同等重要,初、中级阶段以体系内的语法教学为主兼及体系外的语法,中、高级阶段以体系外的语法教学为主兼及对体系内语法的细化和深化。体系内的语法是相对确定的、有数的;体系外的语法是不确定的、甚至难以穷尽,但又实实在在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重视对教学语法体系内语法问题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语法体系之外的词语、格式、语言成分等零散的语法现象及用法的研究,后者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来说尤其不可忽视。
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见于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教材《汉语教科书》(1958),此书所选择的语法项目和独具特色的呈现方式,创建了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此体系完整而精要,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编排和解释,科学而合理,周到而实用。它既不同于汉语理论语法体系,也不同于汉语母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在综合二者长处及可用于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外国人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建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兼具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此后及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材和各类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中的语法体系都借鉴和吸收了《汉语教科书》的语法框架、语法内容、语法项目的切分及编排方式,当然也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增减和修正、深化和细化,对语法的阐释也都做了与时俱进的表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研究关乎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其深度和广度不仅标志着学科发展的水平,更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因此,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本体研究的发展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深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及其体系的研究视野、理念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拓展和深化,以满足多元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和建构是一个长期化和过程化的课题,新一代的语法体系应是理论基础多元化,内容取向详尽化,建构方式多样化,发展方向国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