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曁妻胡氏墓誌并盖(书法)

张俭曁妻胡氏墓誌并盖(书法):

【简介】:

全称《大隋仁寿三年骠骑大将军散骑常侍淮阳郡守张府君胡夫人等墓誌》。隋仁寿三年(603)刻。隷书。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75×75cm。盖阳文篆书“齐故冠军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周淮阳郡守张府君胡夫(人)等墓誌”,五行二十五字。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凤凰台村出土,曾归三原于氏。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我国隋唐以前书法艺术的发展,大抵与文字发展演化的历史同步。隷书是继篆书之后新兴的书体,它解散了小篆严谨繁杂的体势结构,达到了书写便利的目的,逐步取代篆书而成爲通用的书体。随着隷书使用的广泛和普及,隷书书法也渐臻完美。至东汉,隷书书法的法度完备,风格多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魏晋以后,楷书逐步兴起和普及,经过一段楷、隷杂揉的过渡时期,隷书退出实用领域,爲楷书所取代。隷书书法仅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値被保留下来。淸代以前的隷书,大抵都取法东汉庙堂书法,强调其装饰性,使之更爲方正和规範化,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张俭曁妻胡氏墓誌》便是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隷向楷过渡以后的作品。已经完全没有楷隷杂揉的现象。明显地表现出向东汉庙堂书法回归的审美趋向。

此誌取法《乙瑛碑》而方正过之。书法平稳工整,笔力饱满遒劲。用笔强调线条端点的提按、转折,鈎笔处多用顿挫笔法,使其更显方劲,明显受到楷书笔法的影响。纵观全篇,平稳方正有余而气势不足,而且雕琢过甚,全无天趣,汉隷那种朴茂俊逸的韵味和潇洒飞动的风味已蕩然无存。

过分强调装饰性,一味追求平稳工整使之日趋僵化,正是隋、唐隷书书法的致命伤。此誌可以说是这种“虽工不贵”的隷书书法的代表。

为您推荐

靑州舍利塔下铭(书法)

靑州舍利塔下铭(书法):【简介】: 全称《靑州逢山县舍利塔下铭》。隋仁寿元年(601)十月刻。隷书。十二行,行十二字。额十二字。题名二列,列四行。51.6×51.6cm。孟弼书。旧在山东益都城南广福寺。曾归长白端方。时额已失,右..

张元象造像记(书法)

张元象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十六年(596)二月刻。正书。十六行,前九行,行十至十一字;后七行,行八至九字。后题名二列,上列六行,下列七行。曾归登州张氏。 【赏析】: 隋代是楷书呈多样化风格的时期,成熟化的楷书与魏碑..

李景崇造像记(书法)

李景崇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七年(587)八月刻。正书。十行,行八字。27.6×36.6cm。 【赏析】: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楷这座楷书艺术的最高峰决定了唐代法度森严的“尙法”书风的凛然之气。然而唐楷的黄..

袁子才造像记(书法)

仲思那四十人造桥碑(书法)

仲思那四十人造桥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隋兖州高平县石里村仲思那等四十人造桥之碑》。隋开皇六年(586)二月立。正书。上截,记十八行,行十八字。下截,题名二列,列十八行。119.9×72.3cm。碑中别字甚多。侧有“上元八..

张辉造观音像记(书法)

张辉造观音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九年(589)七月刻。正书。十三行,行四至六字不等。陕西泾阳出土。曾归诸城刘燕庭。 【赏析】: 此石书风犀利,气势开张,顺行走笔,不拘绳法,一改北朝碑版粗率朴拙爲遒劲精丽,其中隷意不尽,..

龙华寺碑(书法)

龙华寺碑(书法):【简介】: 隋仁寿三年(603)立。碑残。正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字。146.5×79cm。额篆文“奉爲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十二字。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集评】: 淸欧阳辅《集古求眞》:“额字爲篆体而笔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