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东晋·王珣书。墨迹纸本,行书。25.1×172cm。凡五行,四十七字。乾隆以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三希”,因命其斋曰“三希堂”。原迹北宋时曾入内府,后屡遭流落,乾隆时又入内府。淸之后,从宫中流出,建国后爲国家重价收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希堂法帖》摹刻。
【集评】:
明董其昌跋:“珣书潇洒古澹,长安所见墨迹,此爲尤物,足见东晋风流。”明顾复《平生壮观》:“纸坚洁而笔飞扬,脱尽王氏习气。”淸安歧《墨缘滙观》:“有自然沉着之气。”淸玄晔题:“江左风华。”
【赏析】:
晋人尙韵,这是人格上的,又是艺术上的,晋人的书法是尙韵的代表。潇洒、风流是晋人书法的主要特徵。从王珣的《伯远帖》中我们可以见出晋人书法的风格。
正像董其昌所说:“王珣书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王珣的潇洒、风流反映了晋人的书法精神,同时又有自己特殊风格与特殊的表现手法。王羲之的书法是“棱侧取之”,按他自己的话说表现了“龙蛇游动”,在王珣的《伯远帖》中同样是扁锋、侧毫,但比王羲之表现得更加骏厚,笔与笔之间的意气流贯而骏宕。线条的运动之中多以断笔相意连,在潇珣之中增加了几分“古澹”的气质。同时,结体多以欹侧取势,变化极生动自然,更表现出异常俊逸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