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东晋·王献之书。墨迹绢本。草书。凡二行。共十五字。26.1×26.9cm。现藏上海博物馆。《宣和书谱》、《画禅室随笔》、《妮古录》、《吴氏书画记》、《式古堂书书滙考》等着录。刻入《淳化闾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等。刊于《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六)。
【集评】:
明王肯堂跋:“吴新宇中翰家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又跋:“王大令书米老以爲远胜乃父,当爲定论。……此卷笔法之妙,不待知书者而后赏。”明董其昌跋:“右军父子煊赫有名之迹也。”
【赏析】:
鸭头丸帖是王献之的行书名作,虽只寥寥两行,却淸晰地显示了献之书法的强烈的个性。在晋人超脱秀逸的时代基调之上,献之的书法更有一种遒峻奔放的气势。可以认爲,他的这种流贯倾泻式的章法也在晋人行草中显得新頴独特,成爲表现他奔放气势的最适宜的形式。把鸭头丸帖与其父王羲之的墨迹相比较,可以看到小王比大王行笔更快,理性的束缚相比之下减弱,而情感在线运动中起着更大的导引作用。古人以爲羲之属内擫法,献之属外拓法,看来并不专指笔法,而更多的是指通过各自不同的章法所表现的作者的意度。
由于当时纸张只寸的限制,献之这种新的章法不能作更大的发挥,但它开啓了把气势和节奏放在法度和韵味之上的浪漫主义风格。由献之的鸭头丸帖、中秋帖爲代表的倾泻式章法一但进入直幅悬挂的时代,立即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晚明书法是越过唐宋直师晋人的典範,王铎、倪元璐、黄道周等面目逈异的大家,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这种非行非草、连绵不断地向下倾泻的章法,其中献之书法的啓迪当是不可缺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