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簋盖铭(书法)

不簋盖铭(书法):

【简介】:

西周宣王时器铭。此盖爲传世出土品。器于一九八〇年三月在山东滕县后荆沟西周残墓中出土,藏藤县博物馆。搨本。大篆。十三行,行九至十四字不等。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不簋》盖铭出现在史称爲中兴之主的宣王时代,是那一时代的杰出书法作品。

《不簋》盖铭使用的是颇爲标凖且纯凈的线条和圆转式笔法。这两种“标准且纯凈”的艺术构思加上颇爲紧结的结体,则表现出一种圆润、典雅的书风。但是作者又有意在布白上去打破再一次的标凖且纯凈的类似《墙盘》那样的章法,错落对比,大小自然,得其天趣,排列上重竪行而无横行。尤其突出的,是依据簋盖的形状而设计章法的技艺。此铭上横行和下横行都是循器形而自然弯曲布白,同时书者以第七行爲中轴线,左右各列六竪行形成对称。沿此中轴线向左右两边,则每竪行的字数次第减少,而形成上下横行的圆弧形。这是一种精心的设计,表现出作者章法构思的智慧。这种章法可以说滥觞于商代的《二祀邲其卣》,而其后的昭王时的《召卣》、懿王时的《卯簋盖》、孝王时的《三年师兑簋》、《师兪簋盖》、《五年琱生簋》、夷王时的《师簋》、《十二年大簋盖》等,而《不簋》盖铭在近一百五十字中调停妥贴,不失爲此类章法中的佼佼者。美学家宗白华说:“我们要窥探中国书法裏章法、布白的美,探寻它的秘密,首先要从铜器铭文入手。”信哉,斯言!

为您推荐

静簋铭(书法)

静簋铭(书法):【简介】: 西周穆王时器铭。搨本。大篆。铭文八行,九十字。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三代吉金文存》收入。 【赏析】: 穆王时期,金文大篆字体尙未去尽古形,但墓本的体态与线条书写排列规则已经确立,并且揭示..

小臣谜簋铭(书法)

小臣谜簋铭(书法):【简介】: 成王时器铭。搨本。大篆。八行,六十四字。《三代吉金文存》收入。 【赏析】: 《小臣谜簋》铭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通篇布局流畅自然,疏密得体,雍容华贵。如果我们将每个铭文单独欣赏,虽然也能体..

道凭法师造像记(书法)

道凭法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四年(546)四月刻。隷书。大字三行,行六字。在河南安阳六十里宝山。宝山全搨三十七种,东魏刻字只此一种。上方爲“大留圣窟”四字,下方分书年月日道凭法师造。《中国书法大辞典》..

王偃墓誌(书法)

叔孙固墓誌(书法)

叔孙固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梁州东徐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仪同三司衮州刺史临济县开国侯叔孙公墓誌之铭》。东魏武定二年(544)十一月刻。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65×65cm。一九..

惠超造像记(书法)

惠超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尼惠超造像》。东魏武定四年(546)二月刻。像高不盈尺。正书。六行,行八字。右侧题名一行十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此记亦属逸笔草草、无意于佳之作。第一行尙能端..

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书法)

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书法):【简介】: 全称《兖州泰山郡牟县上桷村维那主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东魏武定四年(546)刻。正书。十三行,行一至十四字不等。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