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平阙(书法)

王君平阙(书法):

【简介】:

这是一九八〇年七月在成都东郊一座明代墓内发现的两块墓门抵石之一。刻于东汉永元九年(97)。铭文镌于阙石正面偏上部分。隷书。凡三行,第一、二行八字,第三行四字,共二十字。石现藏成都市博物馆。收入文物出版社《中国汉阙》一书中。

【赏析】:

此阙铭文四周刻线爲框界,行间刻竪线爲格界。其用笔,纯以篆法作隷,点画中实浑勃,纤劲如铁铸,又善于直中含曲,并无僵挺之虞,所以有所谓“长锥画沙,钢针界石”之妙。字之转角处,亦转亦折,似方实圆,笔调明快而含蓄,凝重而活泼。每爲波画,则只使笔锋略展还收,无明显磔势,如“永”、“元”、“九”、“楗”诸字的波撇皆如是。观其结体,皆疏宕有致,大胆留白,显得势空阔而神凝聚,奇伟峭拔,动人心魄,如“爲”、“长”二字波、撇,不爲界格所束,飞笔破界,一如长枪大戟,气势赫然。全篇章法,有行无列,加以字势参差错落,潇洒淋漓,奇古生姿,构成了野逸空灵的意境。

此石书法,奇纵豪宕,纤劲古拙,与汉摩崖名迹《石门颂》额的书法颇相类似。两刻除结体略存小异外,其用笔章法皆如出一辙。《石门颂》乃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爲其鄕人、顺帝初年司隷校尉杨孟文所撰。王、杨二人同爲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而此阙主人王君平爲江阳(今四川泸州市)长,江阳、武阳汉时皆受辖于健爲。从时间上看,《王君平阙》刻于东汉永平九年(97),《石门颂》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中间只相距五十一年。于此而观,两刻实属沿于一脉、同一流派的书法。

为您推荐

大通木简(书法)

大通木简(书法):【简介】: 一九七八年夏季,靑海省文物工作队在靑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发掘的一一五号西汉晚期墓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木简。木简绝大部分残断,腐朽严重且已零乱,很多已经变形,经过整理、缀合、复原,完整的简长25×1..

始建国木牍(书法)

始建国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居延考古队在额济纳河东破城子、肩水金关、甲渠塞第四等地进行试掘,所获简牍计二万余枚。“始建国三年(11)出入关文书”出于肩水金关。“出入关文书”尤如今之通行证..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简介】: 全称《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摩崖书。东汉永平六年(63)刻。石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爲现存东汉摩崖刻石中之最早者。宋绍熙末(1194),石刻爲南郑令临淄晏..

鲁北陛石题字(书法)

永始二年乘舆鼎铭(书法)

永始二年乘舆鼎铭(书法):【简介】: 永始二年(公元前15)。此搨片爲原尺寸,铭文约五十字。日本《书道全集》(2)刊入。 【赏析】: 《乘舆鼎》的铭文是古隷书在西汉铜器上的使用。但是这种笔画平整,无波磔的古隷书和成熟的汉..

敦煌酥油土汉简(书法)

敦煌酥油土汉简(书法):【简介】: 西汉昭帝至王莽时期。包括有汉隷、章草二体。出土七十六枚,多爲当地所产之胡杨、红柳木简。该简虽多数残断,且字迹漫漶不淸,然却包含有诏书、律令、檄书、屯戍簿册、字书、兵书等内容。一..

五凤刻石(书法)

五凤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鲁孝王刻石》。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六月四日刻。金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出土。今仍在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高一尺五寸,广二尺三寸。”隷书。三行,共十三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