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诗话》 :
王士禛撰,3卷。上卷101条、中卷95条、下卷86条,共计282条,约28 000余字。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雍正帝胤禛讳,改名士正,乾隆时诏改为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追谥文简。
《渔洋诗话》自序,言其应友人之请撰写、辑录此书,内容为“余平生与兄弟友朋论诗及一时谈谐之语可记忆者”,论诗主神韵,重虚、重兴、重自然天成,在纠正清初崇尚以议论为诗、质木无文、生搬硬套摹仿前人的偏向方面,起了转变风气的作用,但其过分追求含蓄、蕴藉,在取材方面受到限制,作品本身也因文害意,影响了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渔洋诗话》:“士禛论诗主于神韵,故所标举,多流连山水、点染风景之词,盖其宗旨如是也。其中多自誉之辞,未免露才扬己。又名为诗话,实兼说部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均指出此书疏于考证。
《渔洋诗话》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印,有众多版本。另有收入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檀几丛书》的一卷本,为王士禛《古诗选》中五七言诗的凡例摘取而成,实非诗话。王士禛诗论除《渔洋诗话》外,尚散见于他的文集和其他各种笔记、杂著之中,乾隆间,其门人张宗柟将其汇辑为《带经堂诗话》30卷,较为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