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驰》 :
孔颖达《正义》认为全诗共五章,第一章六句,第二、三章皆四句,第四章六句,第五章八句。但后人据《左传》文公十三年、襄公十九年分别载郑子家、齐穆叔赋《载驰》之四章,皆取诗末章之“控于大邦”之义,则是古以此诗为四章,马瑞辰以为《正义》之二三章文法相类,当合成一章,则是第一章六句,第二章八句,第三章六句,第四章八句。《毛诗序》说:“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左传》闵公二年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毛诗序》所言和史载一致,故关于许穆夫人作诗及其背景历来没有异说,问题主要集中在此诗内容的讨论上。
除《毛诗序》说法外,其中一个是《列女传》所说,当初,齐国和许国同时向许穆夫人求婚,许穆夫人以为,齐国是大国,离卫国近,许国是小国,离卫国远,而卫国又边境戎狄,一旦有难,可以得到救助。但是卫侯不听,嫁夫人于许。故卫国之亡,夫人赋诗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故以为是责卫君不听己言,遇祸患而无所救。虽可看作诗中的一个内容,但未必是此诗之主旨。姚际恒引严氏说“味诗之意,夫人盖欲越愬于方伯,以图救卫,而托归唁为辞耳”。又有解释诗中“载驰载驱,归唁卫侯”等语,以为是纪实之辞,但夫人居阃闱之内,自有约束,不可能轻易离开所在之国,只能“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当以《毛诗序》说为是。
首章首二句“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诗人表达自己想去卫国吊唁卫国国君的愿望。两载字皆虚词,无义。驰驱,驱马。唁,吊问。卫侯,指卫戴公。第三、四句“驱马悠悠,言至于漕”,诗人想象自己到了漕地。悠悠,遥远貌。漕,卫地,卫灭后,卫人逃至此,立戴公。第五、六句“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此用陈奂说,当是许大夫虽然跋涉往卫,却不能解除诗人内心的忧愁。大夫,指许国大夫。我,许穆夫人自指。我心则忧,是说许大夫并不能救济卫国的亡国之灾。
次章依马瑞辰说作八句:首二句“既不我嘉,不能旋反”是诗人叙说自己因为受到批评,所以不能返回卫国。不我嘉,即不嘉我,谓许大夫认为夫人回国是不好的。我,诗人自指。旋反,谓返回故国。第三、四句“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是诗人批评许大夫的态度,坚持自己的意见。尔,你,此对许大夫而言。不臧,不善。我思,指夫人返卫吊唁事。不远,郭晋稀说“不远于事理耳”。第五、六、七、八句和前四句意思相近,旋济,谓渡河返卫。郭晋稀认为不閟,即不远也。閟,通“毖”,《广雅·释诂》:“毖,远也。”
第三章首二句“陟彼阿丘,言采其蝱”,诗人想象登山采蝱,表示希望解除内心的忧郁。陟,登山。阿丘,一面高的山。蝱,草名,今名贝母。《毛传》说:“将以疗疾。”则此疾当是指伤心而言。第三、四句“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诗人叙说思念故国之情,为自己的愿望辩解。女子,诗人自称。善怀,谓多想故国。行,道理。第五、六句“许人尤之,众樨且狂”,诗人批评许大夫对自己的责备。许人,谓许大夫。尤,责备。众樨且狂,犹言既稚且狂。王引之说,众,通“既”。稚,幼稚。狂,狂妄。
第四章首句“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想象自己在卫地原野行走所见。芃芃,繁盛貌。据此推测,诗大致作于卫亡后第二年春,即鲁僖公元年。第三、四句“控于大邦,谁因谁极”,是诗人希望借助大国的力量来帮助救济卫国。控,往告。大邦,大国,这里当指齐国。因,依,依靠。极,马瑞辰以为当通“殛”,诛殛义,谁极,犹言“谁为之致讨也”。第五、六、七、八句“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诗人在此告诉许大夫,他们应该停止责备,认为自己的想法超过了那些大夫君子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君子,指许国国内各种有地位的人。无我有尤,倒装句,犹言无有尤我。尤,责备,同前。百尔所思,状语前置,犹言尔百所思。尔,你,指大夫君子言。百,多种。之,志,思,也正是《列女传》中所载许穆夫人希望得到齐国帮助的想法。
全诗有虚写,有实写,虚是想象自己的形迹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实是议论中表达对许大夫的不满,二者相互穿插,情感徐纡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