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
咏史诗之名起于东汉班固的《咏史》,写西汉文帝时少女缇萦救父的故事,风格古拙。汉代以后,咏史诗作既多,于是成为诗中一类。萧统《文选》设“咏史”类,选王粲、曹植、左思等9人诗21首。兹后咏史作品更益繁多,纵观历代诗人,包括名手大家几乎都有咏史诗创作。但标题上不一定直接题为咏史,而是称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等。而更有相当的作品是直接以被吟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一王粲《咏史诗》吕向注云:“谓览史书咏其行事得失,或自寄情焉。”谢瞻《张子房诗》李善注云:“王俭《七志》曰:高祖游张良庙,并命僚佐赋诗,瞻之所造,冠于一时。”则《文选》所谓“咏史”诗实包括读史咏史诗和登览游历咏史诗,后者在唐代以后又流为怀古诗。
唐代以前多读史诗,唐代以后多登览游历览古诗。唐代诗人中善写怀古诗的主要有陈子昂、刘禹锡、许浑、李商隐和杜牧等。中唐以后,怀古之作大量出现。刘禹锡的怀古诗,如《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许浑的怀古诗,如《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写历史的盛衰兴亡,怀古伤今,充满感伤情调。李商隐的怀古诗,如《陈后主宫》《隋宫》,多讽刺帝王的荒淫生活,寓鲜明的批判之意。杜牧的怀古诗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立意高远,议论不落窠臼,又因为多采用七言绝句形式,被誉为“二十八字史论”。晚唐时期的诗人胡曾以150首七言绝句《咏史诗》知名,这一组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没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八)。宋代咏史诗的名篇有王安石的《明妃曲》和苏轼的《荔枝叹》,前者写王昭君离宫出塞的哀怨,新意别出,后者写汉唐进贡荔枝之事。
明戴进所绘杜甫《蜀相》诗意图
咏史诗虽以历史为内容,但并不在于简单地述古叙事,而着重在表识见、言志向、咏胸臆、抒感情。往往借助于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追慕和赞赏,或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说,来表述自己的理想和向往;也有的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来抒发自己的身世感慨。咏史诗一般都是有所寄寓,它熔述史、达识、抒情于一炉,与诗人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具有现实意义。历代咏史诗的名篇,如左思《咏史》诗8首、陶渊明《咏荆轲》、杜甫《蜀相》、李商隐《贾生》、王安石《明妃曲》等,都表现了这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