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 :
浙江奉化人。1920年浙江省第四师范毕业后,曾任教于镇海、鄞县、奉化等地小学。1922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救亡日报》编委。曾参与编辑《鲁迅全集》,主编《申报·自由谈》等。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从事抗日活动。1950年至1952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等职。1957年发表短文《论人情》,1960年因这篇文章而受到批判,被撤销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死。
巴人创作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破屋》(1928,生路社)、《殉》(1928,泰东图书局)、《捉鬼篇》(1936,新城书局)和《皮包和烟斗》(1946,光明书局)等,中篇小说有《阿贵流浪记》《死线上》和《某夫人》等。这些作品多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艰难和苦难,以及下层社会民众自发的反抗。他写于1927年2、3月间的长篇小说《明日》,以大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同样创作于1927年前后的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以浙江农民暴动为题材,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一批白话长篇小说。这两部作品创作后都没能及时出版,《莽秀才造反记》在1984年作家去世12年之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明日》在2011年作家诞辰110周年之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除小说创作之外,40年代巴人在《文艺阵地》《文艺新潮》等刊物发表了大量杂文及文艺评论文章。结集出版有文学理论读物《文学读本》,文艺随笔集《扪虱谈》,鲁迅研究专著《论鲁迅的杂文》,文艺评论集《窄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