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 :
由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J.克里斯蒂娃在吸收俄国文学理论家M.巴赫金的文本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后来经过R.巴特、G.热奈特、A.孔帕尼翁和M.里法泰尔等理论家的发展,成为当代文学理论中极具生命力的重要概念。尽管这些理论家所述互文性内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其核心是文学作品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的复杂关系。
这一概念处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的交叉点上,它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将文学作品看作一个封闭结构的看法,而主张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各种不同的文本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没有独立的文本,正如克里斯蒂娃说:“每一个词语(文本)都是词语与词语(文本与文本)的交汇;在那里,至少有一个他语词(他文本)在交汇处被读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
在文本的网络中,根据文本之间互文的层次,T.萨莫瓦约区分了表层互文性(文本之间具有清晰可见的互文关系)和深层互文性(文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对隐秘);根据互文的不同方法,热奈特区分了互文性和超文性,前者指两篇文本的共存关系(甲文出现在乙文中),包括引用、暗示、抄袭、参考等,后者指两篇文本的派生关系(甲文在乙文中被重复和转换),包括文本之间的戏拟、仿作和滑稽反串等。
作为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术语,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在消解作者创造性的同时突出读者的重要性。作者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词都包含在其他文本中,作者的创造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而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对文本中所包含的其他文本的识别。另外,互文性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经典、文类、比较文学等诸多研究领域中。互文性概念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观念,它的提出有效推动了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