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莹 :
安徽桐城人,为姚范曾孙,姚鼐从孙。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历任福建平和、龙溪、台湾,江苏武进、元和等县知县,江苏高邮州知州。道光十七年(1837)擢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与镇将达洪阿协力抗英,后被诬“冒功”,道光二十三年革职逮问,下刑部狱。旋出,以同知、知州分发四川,曾赴西藏处理活佛争端。咸丰元年(1851),委湖北武昌盐法道,升广西按察使,曾参劾赛尚阿。太平军起事,参与镇压,屡上书条举利害,不获用。调署湖南按察使,未几,以积劳卒于官。
姚莹之学源于其从祖姚鼐,又慕贾谊、王守仁之为人,故能“耽性理,兼怀济世”(《论心罪檄文》),“负经济之学,尤长于论兵”(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三)。姚莹承袭家学,曾亲聆姚鼐教诲,名列所谓“姚门四弟子”,为桐城派古文家。其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异乎世以苶弱枯涩为学桐城者”(《清史列传》)。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述“姚门四弟子”,改刘开为姚莹,亦有取于其经世抱负。姚莹论文主桐城“义法”之说,以为“才、学、识三者先立其本,然后讲求于格、律、声、色、神、理、气、味八者以为其用”,使文章“关世道而不害人心”(《复陆次山论文书》)。他的文章除阐释性理者外,包括论辨、序跋、赠序、书信、记传、杂文等,“举声音笑貌、性情心术、经济学问、志趣识见乃至家声境遇,靡不悉载以出”(方东树《石甫文钞题辞》)。佳作如《通论》《再复座师赵笛楼先生书》等,于论政议事之中,渗透着自身的遭遇感慨,激昂豪宕,文笔骏利而富于感情。
《东溟文集》书影
姚莹尝论古诗独存于乐府,“皆人情天籁,无假修饰,最有兴观群怨之旨”(《谣变序》),以“风之过箫”(《后湘诗集自叙》)自喻己诗。他的诗大都是写自身感受,或吟咏性情和山水风物,或抒发宦途摧挫之感,忧时悯民之怀。诗风以盛唐为宗,兼有汉魏古诗的影响。
著有《东溟文集》《后集》《外集》《后湘诗集》《续集》,及《东槎纪略》《康輶纪行》《寸阴丛录》《识小录》《东溟奏稿》《姚氏先德传》等杂著,后合刊为《中复堂全集》98卷,有同治六年(1867)安福县署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