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 :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父吴国榛精通音律,著有杂剧《续西厢》。吴梅3岁丧父,10岁丧母,饱尝艰辛。年少时曾为诸生,后应试不中,遂不复留意科名。致力于古文词,并喜读曲。早年名列南社,任东吴大学堂教习,又主持存古学堂。民国后,先后任南京第四师范、上海民立中学教席。1917年后,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主讲古乐词曲,成才颇众。任中敏、卢前、蔡莹、钱南扬、王玉章、唐圭璋、王季思、万云俊、汪经昌等皆出其门下。抗日战争开始,举家辗转流亡于汉口、湘潭、桂林、昆明等地,后转至云南大姚,卒于大姚县李旗屯。古文师法桐城文派,诗得陈三立指点,词得朱祖谋亲授。为曲学专家俞宗海入室弟子,终为近代曲学大师。制谱、填词、按拍,一身兼擅,尝组织啸社及道和曲社演戏。其藏曲之富,不下2万卷。于戏曲研究,侧重于曲律,能博取前人成果,参以己见。
吴梅著作颇丰,有《霜厓文录》《霜厓诗录》《霜厓词录》《霜厓曲录》《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顾曲麈谈》《元剧研究ABC》《瞿安读曲记》《奢摩他室曲丛》《词学通论》《辽金元文学史》《南北词简谱》等。戏曲创作丰富,有传奇《风洞山》《镜因记》《血花飞》《绿窗怨记》《东海记》,杂剧《暖香楼》《湘真阁》《无价宝》《义士记》(又名《西台痛哭记》)《惆怅爨》《轩亭秋》《落溷记》等。还写过一个京调时事新剧剧本《俄占奉天》,发表于1904年的《中国白话报》,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题《袁大化杀贼》,旨在谴责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阴谋,褒彰袁大化反帝反清的爱国壮举。下部未见续刊。吴梅作品经由王卫民编校成《吴梅全集》4卷8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吴梅早年深受反清革命思想影响,所作戏曲集中于反清革命的思想宣传、民族气节的张扬鼓吹,或取材于当时现实,或取材于历史故事,均贯穿着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精神。尝以处女作《血花飞》传奇歌颂戊戌六君子,表达对六君子为国赴死行为的钦敬,寄托对被害者的同情惋惜之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瑾被杀害,又写《轩亭秋》杂剧,并填《小桃红》曲,长歌当哭,以悼秋瑾。所作《风洞山》传奇,写明末瞿式耜抗清殉国事迹,歌颂反清志士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借历史故事宣传反清革命、为推翻清朝统治制造舆论,是吴梅的代表作之一。《义士记》写宋末谢翱登上严子陵钓台西台痛哭文天祥的史事,抒发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民族情感。
辛亥革命后,由于受到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吴梅的思想表现出与早年颇不相同的特点。《落茵记》和《双泪碑》,都是取材于现实的爱情悲剧,通过女主人公在追求自由爱情、自主婚姻过程中误入歧途、被人欺骗的情节,得出了自由害人的结论。此期其他几部作品通过对义夫节妇的表彰,表达对当时世风日下的不满,也表现出比较保守的文化观念。此后吴梅的政治文化观念基本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晚年则以词曲教学、研究为主,较少从事戏曲创作活动。
吴梅的剧作,音律功夫极深,文词刻意求工,十分注意戏曲的舞台特点。这在近代传统戏曲走向式微,许多传奇杂剧作家重案头之曲,轻场上之曲,疏于曲律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在戏曲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