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 :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为人短小精悍,友人称之为“短李”。元和元年(806)进士。南归润州,浙西观察使李锜辟为掌书记。二年,李锜谋叛逆,李绅数谏,遂遭囚禁。锜败,始获释。历官校书郎、国子助教。穆宗时为翰林学士承旨,与李德裕、元稹号为“三俊”。敬宗即位,遭李逢吉陷害,贬端州司马。量移江州长史。文宗大和初,历任滁州、改寿州刺史。其后任浙东观察使、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要职。武宗会昌二年(842),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年后罢为淮南节度使。卒年七十五,谥文肃。李绅在政治上与李德裕关系密切,是李党的核心人物。事迹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一本传,今人卞孝萱著有《李绅年谱》。
李绅与白居易、元稹交游甚密,他们一起倡导了“新乐府”。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这二十首新题乐府,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本着这个精神,写诗五十首,改名《新乐府》。但李绅原作已失传。他的《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写农民生计之艰难,铸为格言,传诵不衰。晚年追怀平生宦迹,用各种诗体写出漫游经历和各地景物,抒发怀旧之情与盛衰之感,自编为诗集《追昔游诗》三卷,明代胡震亨称其“揽笔写兴,曲备一生穷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为怃然”(《唐音癸签》)。
《李绅集校注》(2009,中华书局)
李绅曾配和元稹传奇《莺莺传》,写叙事长诗《莺莺本传歌》,全篇不存,金董解元《西厢记》引有四节,宋施元之《注苏诗》引有一句,可略知其规模风貌。
《追昔游诗》三卷,今有明汲古阁刻《五唐人集》本和清康熙间席氏琴川书屋刊《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全唐诗》收其为四卷。今人王旋伯有《李绅诗注》、卢燕平有《李绅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