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为吏之道》

    秦简《为吏之道》 :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挖掘十二座战国末至秦代的墓葬,其中十一号墓出土大量秦代竹简,总计1155支,内容为编年记、法律、文书、日书等共10种。其中一种开篇讲“凡为吏之道”,整理者因此名为《为吏之道》。共有51支竹简,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每简分上下五栏书写。第四、五栏后面字迹潦草的部分,有可能是后来补写上去的。十一号墓主可能就是墓中出土的《编年记》中提到的叫“喜”的人,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本篇可能就是“喜”生前抄写的。收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由文物出版社于1978年11月出版,简体,横排,且只有释文和注释,没有图版;后于1990年9月重新出版,繁体,竖排,内容包括图版、释文和注释。

《为吏之道》是由文体、内容不同的七段文字拼合而成,第一、四、五段以四言韵语为主,第二、三段为杂言散语,第六段是八首成相辞,第七段附录两条魏律。除第七段外,前面几段基本围绕着“为吏之道”的主题,从为吏者应该具有的素养、对待民众的态度和处理事务的原则各方面,概括了当时社会对下级官吏的基本要求。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六段的八首成相辞,皆由三、三、七、四、七句式构成,每首的一、二、三、五句押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与《荀子·成相》形式完全相同,只是更加质朴和口语化,体现出民间通俗文艺的特点,说明“成相体”本是战国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可以用来宣传或训诫下级官吏,是《荀子·成相》篇艺术形式的来源和基础。

《为吏之道》的出土,展现了秦代韵文的特点和用途,特别为研究古代“成相体”提供了新的资料,体现这种民间歌谣体裁强大的生命力。

为您推荐

李广田

李广田 : 山东省邹平县小杨家村人。幼年过继给舅父后改名李广田。1923~1927年在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29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秋升入英文系本科。1935年毕业后至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

问对

问对 : 名称源自宋玉的《对楚王问》,由传统对话体发展而来。吴讷《文章辨体序说》:“问对体者,载昔人一时问答之辞。”对话与问答是早期文章的结构方式,甲骨卜辞包含着人神之间的问对,《尚书》中《尧典》..

李道静

李道静 : 为伪文艺界的新进小说作家之一,写作甚勤,为《中国文艺》《艺文杂志》《文学集刊》等刊物撰稿,并有单行本出版。李道静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活动于京派文人圈,在1936年第13卷第3期《国闻周报》发..

清华简《诗》类文献

上博简《有皇将起》

上博简《有皇将起》 : 现存简6支,都有残损,但残损的程度各不相同。开始和结尾两处比较完整,中间残损较多,有缺简。完简长度约42厘米,每简约39字,共存186字(包括重文3字)。作者不明,整理者认为“作者系楚国上层..

金性尧

金性尧 : 浙江定海县人。1934~1935年,曾在《舟报》副刊上撰稿发表多篇文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迁至上海,1938年和1939年分别出版多人杂文合集《边鼓集》和《横眉集》。1939年1月,发起创办《鲁迅风》文学..

载书

载书 : 古代人们为了互相取信、制约,面对天地、山川、祖先各类神灵举行结盟、起誓或诅祝仪式,把约辞刻写在竹帛或者玉石上,举行仪式的时候歃血读书,以取信于他人和神灵。仪式结束后,载书要和牺牲等祭品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