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本《老子》

    简本《老子》 :

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一批竹简,幸存800余枚,有字简730枚,13000字左右。其中三组简与《老子》有关,整理者称为简本《老子》甲、乙、丙。甲组共有竹简39枚,简长32.3厘米,简文见于今本《老子》共20章;乙组共有18枚,简长30.6厘米,简文见于今本共8章;丙组共有14枚,简长26.5厘米,简文见于今本共5章。简本《老子》共2046字,约为今本的五分之二。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墓主是楚国贵族,竹简的书写年代略早于墓葬年代。这三组《老子》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摘抄本,收在荆门市博物馆编的《郭店楚墓竹简》中,由文物出版社于1998年5月出版,包括该墓出土全部竹简的图版、释文和注释。

甲、乙、丙三组合起来共33章,有的相当于今本的全章,有的只是今本一章的一部分。章序与今本有较大的差异,且无“道经”“德经”之分。文字也有不少出入,如今本第19章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在简本中分别作“绝智弃辩”“绝伪弃虑”。三组各有主题。甲组主要围绕着“治国”“道”“修道”,乙组主要讲“修道”,丙组主要讲“治国”。除甲、丙均有今本的第64章后半段以外,三组内容无重复,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个几乎是五千言的《老子》本子。但这三组并不是来源于同一个传本,专家们认为甲组早于乙组,乙组早于丙组。

简本从文献上提供了考察《老子》成书与流变的宝贵资料,说明《老子》成书至迟在战国中期。简本与帛书、今本的不同,代表了《老子》学说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差异。简本体现了《老子》在战国时期的面貌,至少说明在战国中期之前儒道并未成水火不容之势,而是互补互济。

为您推荐

刘心皇

刘心皇 : 河南叶县人。毕业于中华大学教育系。1934年创办《艺秋》月刊,后参与创办《劲风》月刊,并参与《大华晨报•中原文艺》《通俗日报•前路》等多个河南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抗战中曾在家乡叶县及..

游说辞

游说辞 : 游说辞是对春秋行人辞令的发展。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说:“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扺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

梁得所

梁得所 : 广东连县人。早年在山东齐鲁大学攻读医科。1926年任上海《良友》画报主编。1932年率领《良友》全国摄影旅行团拍摄各类照片万余张,后编辑《中华景象》《中国建筑美》《中国雕刻美》《中国风..

秦简《为吏之道》

李广田

李广田 : 山东省邹平县小杨家村人。幼年过继给舅父后改名李广田。1923~1927年在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29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秋升入英文系本科。1935年毕业后至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

问对

问对 : 名称源自宋玉的《对楚王问》,由传统对话体发展而来。吴讷《文章辨体序说》:“问对体者,载昔人一时问答之辞。”对话与问答是早期文章的结构方式,甲骨卜辞包含着人神之间的问对,《尚书》中《尧典》..

李道静

李道静 : 为伪文艺界的新进小说作家之一,写作甚勤,为《中国文艺》《艺文杂志》《文学集刊》等刊物撰稿,并有单行本出版。李道静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活动于京派文人圈,在1936年第13卷第3期《国闻周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