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亮 :
江宁上元(今属南京)人,原籍安徽宣城,为清初历算家梅文鼎之后。道光二年(1822,一作道光元年)进士,见知于陈用光,授知县不就,后入赀官户部郎中。居京师20余年,交游甚盛。告归,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陷金陵(今南京),适在城中,传说曾为“三老五更”。后辗转至清江浦,依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旋卒,年71。
梅曾亮早年肄业尊经书院,旋入钟山书院,从学于姚鼐。少喜骈文,受同邑管同影响而转治古文,义法一秉桐城,稍参以归有光。居京师时,与宗稷辰、朱琦、龙启瑞、王拯、邵懿辰辈游处,曾国藩亦起而应之,“时学治古文者,必趋梅先生,以求归、方之所传”(吴敏树《梅伯言先生诔辞》),成为京师古文圈子的中心。
梅曾亮生当清朝统治由盛转衰之际,为文亦寓经世之意。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李文成、林清起事,攻入禁城,梅曾亮即撰《民论》言乱民、奸民之别,推及于先王制礼设教之深意,议论沉稳,谋虑深远;又著《刑论》揭刑部说帖驳案之弊,撰《上汪稼门书》论州县无权之害,皆切中时弊,堪称道咸时期经世之学的先声。其文章主张“通时合变,不随俗陈言”(《上汪尚书书》),“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答朱丹木书》)。这些论述,并非只是陈说文章要反映时代,而且表明古文家在处理“人”与“事”关系时的基本操守,及其在表达上求“真”求“新”的追求。
梅曾亮初喜骈俪,后改习古文,善于结合骈散,“虽祧在桐城,声貌初不相习”(蒋国榜《柏枧山房文集跋》),论者谓“其修辞愈于方、姚诸公,而一意专精于是,气体理实不能穷极广大精微之致”(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又主张“文气贵直而其体贵曲,不直则无以畅其机,不屈则无以达其情,故善为诗文者,主乎达而已矣”(《舒伯鲁文集序》);故其为文往往精悍简质,曲折尽情,如《吴淞口验工记》《游小盘谷记》《江亭消夏记》《陈拜芗诗序》《赠孙秋士叙》《艾方来家传》《汤海秋墓志铭》等,皆能穷尽笔势之妙。
梅曾亮亦长于诗,自称“稍参涪翁变诗派”,作诗“意欲其深,词欲其粹。一思之偶浅,必凿而幽之,一语之稍觕,必砻而精之,赋一诗,或累日逾时而后出”(管同《书梅伯言马韦伯诗后》),被称为“天机清妙,不多着墨而自然有余意”(《韩斋诗话》)。
所著文集,初有唐氏涵通楼刊本;后由杨以增重刊增补,同治三年(1864)刊成《柏枧山房集》31卷。此外,梅曾亮还编有诗文选本《古文词略》24卷,有同治六年(1867)合肥李氏刊本,光绪末被选入《京师大学堂暂定各学堂应用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