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骈文派 :
屠寄编刊于光绪十六年(1890)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30卷,较早将清代常州骈文视为一个文学流派。民国(1912~1949)年间,刘成禺的《世载堂杂忆》明确提出了常州骈体文派,其“大好骈文派”条云:“顾常州骈体文派,实足纵横中国。晚清传常州骈文派者,庄思缄尊人仲述先生,实为巨擘。”“常州骈体文派之殿后者,不能不数屠敬山(屠寄,字敬山),真能守常州骈文家法。”此后,常州骈文派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日渐为文坛所接受。
1934年瞿兑之的《中国骈文概论》,虽未系统划分清代骈文流派,但明确提到常州派,书中说:“清代的骈文,到洪亮吉而一大变。洪氏是常州人,于是成其所谓常州派。”1937年,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中将清代骈文分为五派,常州派得以与博丽、自然、六朝、宋四六诸派并称;1976年,谢鸿轩的《骈文衡论》在刘麟生所分五派基础上,增入了仪征派;而台湾学者张仁青在1970年初版的《中国骈文发展史》中,则将清代骈文分为复古、自辟蹊径两个系列,前者含六朝、三唐、两宋三派,后者含常州、仪征二派,分类与刘麟生、谢鸿轩稍异,但常州亦为清代骈文一派。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论清代骈文流派,基本不出前述学者所述范畴。
《中国骈文概论》封面
清代以来学者对常州骈文派的内涵,有3种界定:①指整个清代的常州骈文,以陈作霖《国朝常州骈体文录跋》及曹虹、陈曙雯、倪惠颖《清代常州骈文研究》为代表;②指骈文“常州体”,其以洪亮吉为开派宗师,包括乾嘉及此后的常州孙星衍、刘嗣绾、杨芳灿及镇洋彭兆荪、南城曾燠、会稽李慈铭等人,“所为骈文,以轻倩清新取胜”(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刘麟生、谢鸿轩及路海洋《清代江南骈文发展研究》皆持此观点;③指乾嘉以后包括“常州体”在内的常州地区骈文,李兆洛、恽敬、张惠言等阳湖派古文家及刘星炜、董基诚、董祐诚、洪齮孙、何栻等骈文名手皆在此范围内,张仁青《中国骈文史》最具代表性,屠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叙录》所论亦与此相近。结合学界对文学流派内涵的一般界定,常州骈文派当指骈文“常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