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文社

    质文社 :

《质文》的前身是《杂文》月刊。《杂文》于1935年5月由“左联”东京支部成员陈辛人、魏猛克、林焕平、林林、邢桐华、任白戈、杜宣等人创办,郭沫若为特约撰稿人,也是实际顾问。《杂文》先在东京编排印刷,后寄到上海在国内发行,但出到第3期就被上海当局查禁。郭沫若提议将刊名改为《质文》,使刊物继续办下去。杂文社也改为质文社。在郭沫若的指导下,质文社将宣传革命文学理论作为重要任务。郭沫若发起编印了“文学理论丛书”,并为《质文》月刊撰写了许多文章、译文和小说,如《关于诗的问题》《阿活乐脱儿》《从典型说起》《我的作诗的经过》《给彭湃》《天亮黑一黑》《人文界的日蚀——纪念高尔基》,还翻译了《艺术作品之真实性》等。

郭沫若(前左三)旅日期间和“左联”东京分盟成员合影

1936年7月10日,郭沫若在与质文社成员讨论国防文学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要在国防文学的问题内部提出,逐渐认同鲁迅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可见,质文社在沟通郭沫若与鲁迅的关系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质文》创刊号封面



为您推荐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形成于昆明。因主办的《战国策》《大公报·战国副刊》及“战国时代的重演”的主张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佶、雷海宗等。《战国策》是自1940年4月1日至1941年7月20日..

战歌社

战歌社 : 战歌社的名称和组织,最早出现在延安陕北公学。于1937年12月正式成立,负责人为柯仲平,成员有林山、刘御、吕剑、海稜、惊秋、公木、王亚凡、戈壁舟、魏巍、朱子奇、秋平(胡征)、冯塞伟、侯元、夏..

清华简《耆夜》

清华简《耆夜》 : 共14支,简长45厘米,其中4支断折,文字有残缺。每简正面字数27至31,背面都有次序编号。第14支简简背有篇题“旨夜”,“旨”,古书作“耆”或“黎”,即《尚书·西伯戡黎》之“黎”;“夜”,即夜晚..

季札观乐

上博简《采风曲目》

上博简《采风曲目》 : 仅存6支简,残损严重。最长的一支为56.1厘米,上端仍有两字长度的断缺。其他5简都是上端缺损,下端较完整。记载的是五声中宫、商、徵、羽四个声名及所属歌曲的篇目。篇题为整理者马..

左企弓

左企弓 : 蓟州(今属天津)人。辽时进士,历任来州观察判官、中京副留守,知三司使司。辽天庆末,任广陵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辽保大二年(1122),守司徒,封燕国公。十二月,金太祖克燕京,左企弓、虞仲文奉表降金..

段成己

段成己 : 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与兄段克己齐名,时号“稷亭二段”。兴定二年(1218),段氏兄弟赴试汴京时,礼部尚书赵秉文以“二妙”称之,并大书“双飞”二字以赠。正大七年(1230)进士及第。授宜阳簿。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