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共鸣 :
指鉴赏者在接受作品时,为作品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文艺鉴赏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共鸣现象的产生,首先要求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鉴赏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但不一定能够使鉴赏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因此还要求鉴赏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
具体说来,就接受主体而言,共鸣的产生,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①鉴赏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如唐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曾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就是因为诗句反映了广大受众的心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制度的腐朽和黑暗。②鉴赏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情感经验相同或相似。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中写黛玉听到《牡丹亭》中的戏文,“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心痛神痴,潸然泪下,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正是因为黛玉与杜丽娘都有着相同的“爱而不得其爱”的情感体验。③鉴赏者期待视野中的意志愿望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相近。如当代的年轻读者,虽没有经历过战争,但读着田间的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仍会热血沸腾,灵魂震动。因为读者和作者,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在追求民族独立,保家卫国的愿望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与一般的文艺鉴赏相比,共鸣有如下特点:①一般的鉴赏,大都停留在对作品形象的感受、体验和认识阶段;共鸣则要求更进一步,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与鉴赏者的思想感情能够实现感应与交流。②共鸣表现了鉴赏者对作品或作品的某一部分的真切喜爱,但又同一般鉴赏中的喜爱有所区别。当鉴赏对象满足了鉴赏者某方面的审美需求时,就会受到鉴赏者的喜爱。这种喜爱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但这种喜爱并不一定完全属于共鸣范畴。在共鸣中获得的喜爱或审美愉悦,除比一般鉴赏活动中的喜爱更为强烈外,还更多集中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由于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拨动了鉴赏者的心弦而引起的。
共鸣是文艺鉴赏中一种特殊而又有重要意义的现象,是文艺作品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即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引起众多接受者的共鸣,才能真正发挥其认识、教育、审美等社会作用。与之相关,文艺鉴赏活动中的共鸣,也是判定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一般说来,一部作品引起接受者共鸣的程度越强烈,范围越广大,其价值往往也越高。但因共鸣的产生取决于接受者期待视野与作品内涵的关系,又决定了共鸣作为作品价值标志的复杂性。有些阳春白雪之作,由于受制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可能导致曲高和寡。也有一些作品,思想艺术层次不高,但因在某些方面契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可能在一定的接受者范围内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