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民 :
湖南邵阳(今新邵陈家坊)人。卒于湖南邵阳。1924年于长沙岳麓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师从林语堂、叶公超、陈西滢、徐志摩等人,与胡风、废名、游国恩、冯至等人为同学。1928年获得学士学位。1929年供职于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北新月刊》《文学界》等杂志。学生时代开始诗歌创作和翻译,1930年前后,所作的诗歌、翻译、散文等发表于《莽原》《语丝》《骆驼草》等刊物,与废名、梁遇春并称为“骆驼草三子”,且与鲁迅、胡风交往甚密。鲁迅曾提供许多帮助,二人常有信件来往。1936年到武汉大学任教,1938年随校迁至四川乐山。不久因肺病加剧,回原籍医治,于1941年病逝。
石民的诗歌受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象征派诗风影响较大,主要抒写了由心境、幻觉及幻象所构成的象征世界,善于从宇宙、自然出发来揭示自我的心灵感受,其中掺杂着现实主义的元素。诗歌主要收录于诗集《良夜与恶梦》(1929)中。他还是翻译家,所译作品种类多样,包括诗歌、小说等,其中对波德莱尔诗歌的翻译最多,这也直接影响了他诗歌创作中的象征主义倾向。译作主要包括《文艺谭》(1930)、《英国文人尺牍选》(1930)、《(波德莱尔)散文诗选》(1931)、《返老还童》(1931)、《巴黎之烦恼》(1935)、《曼侬》(1935)、《德伯家的苔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