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剧改革 :
近代戏剧改良,与中国社会政治紧密相关。清末以梁启超等为首的改革派将戏剧作为改造国民思想、宣传政治革命的工具,提出了“曲界革命”的理论主张,拉开了旧剧改良的历史性大幕。1904年柳亚子、陈去病与汪笑侬联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戏剧改良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形成戏剧改革的第一波浪潮。汪笑侬成为中国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实践第一人。与此同时,梁启超、欧榘甲、陈独秀等人针对古典戏剧流俗颓靡的舞台风气,提出改革思想,力推民族主义,激发革命意识。
汪笑侬(1858-1918),戏曲剧作家、表演艺术家。
五四时期,西方思想观念进入中国。1918年《新青年》出版“戏剧改良专号”,掀起了新旧剧在现代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论争。双方围绕旧剧存废问题展开争论,并以“新派”胡适、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的胜利而告终。由此促进了“旧剧改良”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1925年初“国剧运动”的中坚人物余上沅等人在深入剖析传统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表现规律的同时,肯定戏曲的民族性、写意性,强调戏曲的演出性以及观众的重要性。“国剧运动”对艺术审美功能的突出强调与对社会功能的有意疏忽,使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915~1927年,以梅兰芳为首的传统艺人热衷于排演古装新剧、时装新剧,不断改革传统戏曲的念唱做打等表演形式,出现了一批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格调高雅、艺术精湛、舞台新颖、布景时尚的“新戏”。清末以来传统艺人的不断努力,造就了以周信芳、盖叫天为代表的“海派京剧”在20世纪30年代的繁荣鼎盛。抗战时期,田汉创作了一系列与政治有关的京剧,使旧剧在思想性与文学性的追求方面跨上一个新的台阶。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确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1943年中央文委确定戏曲运动“为战争,为生产及教育服务”的总方针,出现了平剧《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新编京剧。延安的京剧改革对京剧的创作模式和审美范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直接规定了京剧的改革方向。1948年《人民日报》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为1949~1966年的“旧剧改革”工作制定了基本方针。受极左思潮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具有“高大全”“三突出”特征的现代样板京戏。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如《潘金莲》《曹操与杨修》等颇具新意、反响强烈的戏曲作品,但传统戏曲依旧面临“剧本荒”、艺术与商业冲突、剧团体制改革以及观众审美情趣迁移等种种危机。直至今天,旧剧改革的步伐尚未停止。
梅兰芳《天女散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