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绅 :
三晋西河(今山西汾阳)人,清乾隆(1736~1796)时人。祖父张瑛,字玉采,经商起家,资产丰饶,乐善好施,名重乡里。张瑛二子张乃捷、张乃擢,俱登仕籍。张书绅即张乃捷之子,以贡监出仕,同知署广东大埔、龙门县知县,廉洁谨慎,颇有官声,后因得罪上峰而辞官。
张书绅喜好读书,多所撰述,宦游时常携带数十箱书籍。乾隆十三年(1748)夏,张书绅由于“长天炎暑,日夜难禁”,为求消暑遂评注《西游记》。六月二十六日“觅本”,七月初九“草稿粗成”,闰七月二十日“笔削初定”,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便完成了《新说西游记》,被誉为《西游记》评点史上以最短时间完成最繁复详实的评注。
在版本选择方面,张书绅以明代世德堂刊本为底本,又据《西游真诠》加以补全,使得《新说西游记》成为明清两代《西游记》版本中唯一名副其实的全本。评点形式方面,张书绅不仅序跋、总评、总论、回前评、回后评、行中夹批、行间夹批等一应俱全,还自创《目录注》与《目录赋》,被誉为评点形态上的集大成者。义理思想方面,张书绅一改当时将讲道、谈禅作为《西游记》主旨的风气,而以儒学作为他论述的核心,主张“今《西游记》,是把《大学》诚意正心、克己明德之要,竭力备细,写了一尽,明显易见,确然可据,不过借取经一事,以寓其意耳”。“名曰‘西游’,其实却是《大学》之道”。 以《大学》来评注《西游记》,张书绅可谓另辟蹊径,独成一家。
然而张书绅《新说西游记》的评点也存在一些缺陷。①在评点的文字中采用了类似于八股制艺的口吻,广受后人诟病。②过分强调《西游记》与儒家经典,尤其是《大学》《论语》《孟子》等的联系,难免穿凿附会,失之牵强。③局限于理学的范畴,过分强调“载道”之意,反而影响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
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虽然存在部分谬误与缺陷,然其版本优良,形式多样,义理独特,内涵丰富,仍不失为明清两代《西游记》评点的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