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 :
8卷40回,每卷5回。作者陈忱(约1613~?),字遐心,号古宋遗民、雁荡山樵。《水浒后传》第一回有诗云:“白发孤灯续旧篇”,可知小说作于陈忱晚年。现存最早为清康熙三年(1644)遗经堂刊大型本,镌“元人遗本”,题“古宋遗民著”“雁宕山樵评”,首有序文,题署“万历戊申秋杪雁宕山樵撰”,次“水浒后传论略”,末题“樵馀偶识”;又有清蔡元放刊评大字本,首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蔡元放序及读法,10卷40回;清邵裕堂刊本,题“秣陵蔡元放批评绣像水浒后传”,8卷40回;近代有光绪三年(1877)申报馆排印本,光绪五年大道堂本等。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排印本。
小说接续百回本《水浒传》,描写梁山泊未死的英雄再次起义,反对贪官恶霸,抗击金兵,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书写梁山好汉征方腊、平定江南回京之后,所存不过十分之三,又遭奸臣迫害,宋江、卢俊义等中毒而死。阮小七被削除官职,依旧回到石碣湖打渔奉母,后被蔡京爪牙迫害,出逃在外,先后遇扈三娘之兄扈成及孙新、顾大嫂等。于是,流落在外的原梁山好汉邹润、李应、杜兴、乐和、樊瑞、蔡庆、花荣之子花逢春、李俊、金大坚、萧让、戴宗、杨林、柴进、燕青诸人,连及栾廷玉等,共35位好汉,既抗击金兵,又与朝廷贪官对抗,曾救出被金兵围困的宋高宗,并护驾回到临安。后李俊等众好汉出海在暹罗国为王,宋高宗下诏册封,李俊遂奉宋朝正朔,用绍兴年号。从此每隔数年,到临安贡献一次,直至宋朝灭亡,方断了往来。
此书所写梁山英雄对金兵暴行深表愤慨,奋起反抗,寄寓了对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的强烈不满,亦对郑成功以台湾为根据地的反清斗争寄寓同情与希望,且李俊、乐和、燕青等人在《水浒传》中不见出色,而《水浒后传》在保持他们原有的性格基础上有所发展,形象血肉较为丰满。胡适《水浒续集两种序》说:“描写北宋灭亡时的种种情形,处处都是借题发泄著者的亡国隐痛。”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说:“明遗民陈忱,就托名雁宕山樵作了一部《后水浒传》”“这就是因为国家为外族所据,转而与强盗又表同情的意思。”此书对后代戏曲、小说颇有影响,京剧《打渔杀家》即取材于此书。